[发明专利]脚本调度方法和装置、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00375.6 | 申请日: | 2022-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邱步云;康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高英英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本 调度 方法 装置 机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脚本调度方法和装置、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方法包括:接收通用指令,其中,所述通用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以及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中的每一微服务名称对应的操作名;以及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中的任一微服务名称,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接收所述通用指令的接收服务器节点是否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以及在所述接收服务器节点已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的情况下,调度执行与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所述操作名相对应的操作所需的脚本。藉此,实现了提升脚本调度效率,降低运维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本调度方法和装置、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公有云的应用日趋广泛。公有云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系统运维管理的服务器数量不断增长。
系统运维工作中经常需要批量下发运维指令统一地管理服务器及应用,但是目前公有云系统的架构多数为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呈现松散耦合状态部署在各个服务器上,同一业务系统下不同的服务器部署的微服务功能及数量各不相同,技术栈和对应的运维脚本也各不统一,很难在批量下发的情况下精准调度执行各微服务的指定脚本。
微服务架构通过将应用和服务分解成更小的、松散耦合的组件,这些应用组件可独立地进行开发、管理和维护,可以更加容易升级和扩展。然而,除了具备独立部署、快速启动、敏捷开发、易扩展、可复用等优势外,由于分布式部署和复杂性高,微服务架构的一大劣势就是带来运维难度的提升。在采用传统的单体应用时,只需要关注一个应用集群、一个数据集群就可以了,但这在微服务架构下是行不通的。当业务增加时,服务也越来越多,服务的部署、运维将变得非常复杂。
在实际运维工作中一般借助统一的系统运维管理平台和工具,对运维系统进行CMDB纳管,根据纳管信息中的功能、服务部署等信息对所属服务器进行分组。根据服务器分组,来分批次调度和执行运维指令、脚本和操作等。
在传统单体应用的场景下,应用通常都是采用Tomcat或weblogic等中间件以集群方式部署,应用服务器的文件目录结构、运维脚本都是统一的。因此,即使在统一运维平台和工具上使用CMDB分组管理,也可以高效的批量执行运维指令。
但这种方案应用在微服务架构下,运维的复杂程度会大大提升,效率也会非常低下。这是因为微服务架构下,服务的数量多,且部署情况复杂,单一服务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同一服务器又会根据负载情况部署一个或多个微服务。这就需要人工梳理微服务相关配置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人工成本高。此外,按照微服务来精细化分组,会增加服务器分组的复杂程度,使得一个系统存在多个分组,在调度运维指令和脚本时,需针对多个分组重复多次下发,效率低且影响系统运维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本调度方法和装置、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脚本调度方法,所述脚本调度方法包括:接收通用指令,其中,所述通用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以及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中的每一微服务名称对应的操作名;以及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微服务名称中的任一微服务名称,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接收所述通用指令的接收服务器节点是否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以及在所述接收服务器节点已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的情况下,调度执行与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所述操作名相对应的操作所需的脚本。
可选地,所述判断接收所述通用指令的接收服务器节点是否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包括:获取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预设服务器节点部署信息,其中,针对任一所述微服务名称,所述预设服务器节点部署信息包括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的服务器节点的标识;以及将所获取的预设服务器节点部署信息中包括的服务器节点的标识与所述接收服务器节点的标识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接收服务器节点是否部署所述微服务名称对应的微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0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服问题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渣量的轴承钢冶炼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