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及其干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134.0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6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3;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量 回收 污泥 直接 系统 及其 化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及其干化工艺,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干化部分,包括污泥预热器的入口与污泥进口连通,污泥预热器的出口与污泥造粒成型机的进口连通,污泥造粒成型机的出口与污泥干化机的进口连通,污泥干化机设置有污泥出口;热量回收部分,包括除尘器的入口与污泥干化机连通,除尘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出口与尾气风机入口相连通,尾气风机出口与空气加热器的入口连通,空气加热器的出口与污泥干化机的进气口连通。通过蒸汽作为介质,可以实现对进行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潜热回收和循环空气的部分热量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及其干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深入人心。污水处理量越来越大,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是越来越大,目前,污水处理每年产生的污泥量要达到5000多万吨。污泥围城,污泥成患。污泥得不到好的治理,形成二次污染,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基本国策违背。但是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行成本太高,给治理污泥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也非常巨大。
现有的污泥干化技术蒸发污泥中的一吨水一般需要1.3吨左右的高温高压蒸汽或者需要消耗300-500度电,运行成本高,能耗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耗小节约成本的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及其干化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及其干化工艺,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对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潜热回收和循环空气的部分热量回收,并实现整个系统只有升温后的污泥和废水排出,没有升温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系统,包括:
干化部分,所述干化部分包括污泥预热器、污泥造粒成型机和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预热器包括空气侧和污泥侧,所述污泥预热器的污泥侧的入口与污泥进口连通,所述污泥预热器的污泥侧的出口与所述污泥造粒成型机的进口连通,所述污泥造粒成型机的出口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口连通,所述污泥干化机设置有污泥出口;
热量回收部分,所述热量回收部分包括除尘器、蒸发器、汽水分离器、尾气风机和空气加热器,所述除尘器的入口与所述污泥干化机连通,所述除尘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尾气风机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将液体排出,所述汽水分离器将气体输送至尾气风机,所述尾气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气口连通,在所述空气加热器和所述污泥干化机之间设置有调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汽水分离器上设置有排污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污泥预热器连通,用于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蒸汽输送到所述污泥预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入口之间设置有蒸汽压缩机,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一种热量回收的污泥直接干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温度为t1污泥送入污泥预热器进行预热,预热至污泥温度升为t2;
步骤二:将温度为t2的污泥送入污泥造粒成型机塑造成规则形状;
步骤三:加入温度为t4的热干空气对温度为t2的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进行干化,污泥温度达到t3后将污泥自污泥干化机中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气瓶的供气方法、装置及气动车辆
- 下一篇:溢料存储装置及沥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