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2056.2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岗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塑胶 注塑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所述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均为空心结构的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上分别设置有铜制的下模芯和上模芯,所述上模芯为空心结构,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的内部相连通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所述下模芯的外侧和所述上模芯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丝。本发明通过在不完全合模的状态下对型腔进行注射大于注塑件体积的熔融塑料,再进行完全合模,防止由于注塑的型腔太小难以完全填充,导致产品缺胶的问题;通过将上下模具、模芯均设置成空心结构,增大模芯与循环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快速冷却成型,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产品使用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产品追求轻薄小巧化,这使得薄壁注塑成型成为发展趋势。但相比于常规的注塑成型,薄壁注塑成型具有一定的难点,例如由于注塑的型腔太小,一般难以完全填充,导致产品缺胶,在成型后原料不均匀导致翘曲现象;由于注塑件很薄,在注射过程中由于模芯的温度远低于熔体原料的温度,原料接触模芯的瞬间会粘附在模芯表面阻扰后面熔体的进一步前进,增加了注塑难度,影响薄壁塑料的质量;而且现有的模具的冷却时间过长,薄壁注塑件冷却成型时间长会使原料有流动不能快速成型,导致气纹、困气等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均为空心结构的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上分别设置有铜制的下模芯和上模芯,所述上模芯为空心结构并与所述上模具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的内部相连通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所述下模芯的外侧和所述上模芯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丝;
所述下模具上基于所述下模芯为圆心开设有溢流槽,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所述下模芯和所述上模芯不完全合模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具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底端贯穿所述下模芯并与所述下模芯的底面平齐,所述注射管的顶端设置有漏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模具内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管的顶端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芯的内部底部。
所述下模芯的顶侧开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模芯的底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下模具的底侧内壁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模芯的外壁和所述上模芯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大表面积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环形缺口,所述伸缩缸设置在所述环形缺口内,所述伸缩缸收缩状态时的输出端完全收缩至所述环形缺口内,与所述上模具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出水管。
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方法,采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伸缩缸设置为伸长状态,将定位管插入定位孔实现上下模具的定位,使伸缩缸将上模具顶起不完全合模,启动加热丝对下模芯和上模芯进行预热;
S2:通过注射管向型腔内注射大于注塑件体积的熔融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2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