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2056.2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岗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塑胶 注塑 模具 方法 | ||
1.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空心结构的下模具(1)和上模具(3),所述下模具(1)和所述上模具(3)上分别设置有铜制的下模芯(2)和上模芯(4),所述上模芯(4)为空心结构并与所述上模具(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下模具(1)上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上模具(3)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3)的内部相连通的定位管(12),所述定位管(12)与所述定位孔(11)相适配,所述下模芯(2)的外侧和所述上模芯(4)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丝(19);
所述下模具(1)上基于所述下模芯(2)为圆心开设有溢流槽(10),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所述下模芯(2)和所述上模芯(4)不完全合模的伸缩缸(8),所述伸缩缸(8)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具(3)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上设置有注射管(5),所述注射管(5)的底端贯穿所述下模芯(4)并与所述下模芯(4)的底面平齐,所述注射管(5)的顶端设置有漏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内设置有弯管(13),所述弯管(13)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管(12)的顶端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芯(4)的内部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顶侧开设有多个溢流口(9),所述溢流口(9)与所述溢流槽(1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底侧设置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与所述下模具(1)的底侧内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外壁和所述上模芯(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大表面积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开设有环形缺口(7),所述伸缩缸(8)设置在所述环形缺口(7)内,所述伸缩缸(8)收缩状态时的输出端完全收缩至所述环形缺口(7)内,与所述上模具(3)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上开设有气孔(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进水管(14)和排水管(16),所述上模具(3)上设置有出水管(15)。
10.一种薄壁塑胶件注塑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伸缩缸(8)设置为伸长状态,将定位管(12)插入定位孔(11)实现上下模具的定位,使伸缩缸(8)将上模具(3)顶起不完全合模,启动加热丝(19)对下模芯(2)和上模芯(4)进行预热;
S2:通过注射管(5)向型腔内注射大于注塑件体积的熔融塑料;
S3:将伸缩缸(8)进行收缩使上模芯(4)与下模芯(2)完全合模,多余的熔融塑料通过溢流口(9)流入溢流槽(10)内;
S4:通过进水管(14)向下模具(1)内注水,水通过定位管(12)进入上模具(3)和上模芯(4)内,通过出水管(15)进行出水,利用循环水冷却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20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