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04943.2 | 申请日: | 202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包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30/20;G16Y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孪生 数据 绑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定义物模型,将物模型关联对应的仿真模型;
步骤2、设置仿真模型与物模型属性的映射关系,设置用于处理模型数据转换规则的自定义函数;
步骤3、建立后台与边缘设备的数据通道,采集或接收边缘设备的数据,更新物模型的动态属性并发布至孪生体主题;
步骤4、调用仿真模型操作API实例化孪生体对象并渲染仿真模型;
步骤5、订阅并监听孪生体主题消息,根据监听信息更新物模型或/和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1、定义物模型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其中,静态属性包括孪生体的固定参数,动态属性包括从边缘端收集的实时数据,动态属性支持用户自定义;
步骤1.2、建立若干个仿真模型,根据需要将一个物模型与一个或多个仿真模型进行关联,并将每个仿真模型设置一个状态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1、将仿真模型的某个属性与所述属性需要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物模型参数进行绑定,得到所述属性对应的转换组合,根据仿真模型的多个属性,得到多组转换组合;
步骤2.2、对每组转换组合设置用于处理模型数据转换规则的自定义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1、建立后台孪生体与边缘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后台通过主动采集和被动接收两种方式来收集边缘端的数据并更新相应的物模型动态属性;
步骤3.2、基于MQTT协议发布孪生体消息主题,在MQTT协议中,当发布者向某一个主题发送消息时,后台会将消息分发给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5.1、订阅孪生体主题消息;
步骤5.2、监听消息并解析报文中的属性及属性值,更新物模型相应的属性值;
步骤5.3、根据监听到的仿真模型属性值变化情况,调用自定义函数更新仿真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1.1、在创建孪生体实例时,根据需要选择填写孪生体的通讯协议及协议参数;
步骤3.1.2、后台自动根据选择的协议及参数创建数据通道并收集数据;
步骤3.1.3、后台将收集到的数据解析并存储为对应的孪生体动态属性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的具体步骤包括:在创建一个孪生体的同时,后台会自动创建2个关联的MQTT主题,其中一个主题用于接收通过MQTT协议发送的边缘设备数据,另一个主题则是用来发布变化的动态属性供客户端订阅;当后台监听到孪生体的属性值发生变化时,会将变化的属性及属性值通过MQTT协议发布至供客户端订阅的主题中,客户端会收到消息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字孪生的数据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3的具体步骤包括:当监听到物模型属性发生变更时,客户端自动判断变更的物模型属性是否存在关联的仿真模型属性,若存在则调用自定义函数计算转换出新的仿真模型属性值并赋值,当仿真模型的属性值发生变化时,客户端自动调用仿真模型操作API来修改仿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49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