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6493.2 | 申请日: | 202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键;叶颖江;莫易凡;林聪杰;邱木旺;林龙杰;苏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A61B17/02;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黄露宁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直肠 肿瘤 下切缘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它包括用于定位肿瘤下切缘的导向管以及滑动穿设在导向管内侧的内芯;所述内芯的前端设有摄像单元,所述导向管的前端设有用于靠触肿瘤下切缘的起始部,导向管和内芯之间设有刻度区,刻度区用于显示内芯相对起始部的直线滑动距离,所述导向管或内芯上设有用于辅助标记直肠的标示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使医生在手术中明确量化切除范围,不会因个人判断而有所差别,避免出现切除过多或切除不足的情况。具体的说,能够使操作者可直接在直肠腔内通过刻度判断下切缘位置,并在直肠腔内表面或外表面标定下切缘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中,往往需要保证肿瘤的上下切缘距离肿瘤足够远以保证切缘病理检查阴性,从而大大减小吻合口肿瘤复发概率,依照《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针对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明确了肿瘤远端切缘与肿瘤的距离,但目前仍无一款手术器械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丈量出上述距离,特别是腹腔镜手术,限制极大,仅能依靠部分腔镜手术器械作为参照物,大致判断上述距离,故目前为止,腹腔镜手术中对于远端切缘与肿瘤的距离是模糊而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使操作者可直接在直肠腔内通过刻度判断下切缘位置,并在直肠腔内表面或外表面标定下切缘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它包括用于定位肿瘤下切缘的导向管以及滑动穿设在导向管内侧的内芯;所述内芯的前端设有摄像单元,所述导向管的前端设有用于靠触肿瘤下切缘的起始部,导向管和内芯之间设有刻度区,刻度区用于显示内芯相对起始部的直线滑动距离,所述导向管或内芯上设有用于辅助标记直肠的标示机构。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专利可使医生在手术中明确量化切除范围,不会因个人判断而有所差别,避免出现切除过多或切除不足的情况。
2、内芯的前端周侧设有环状灯带,医生可在腹腔镜下观察肠腔外侧直接标记出切除范围,达到内外一致。
3、导向管的周壁开设有窗口,医生可通过观察内陷的直肠肠壁,在相应的刻度上用电刀在肠壁上作下切缘标记。
4、内芯的前端设有摄像单元,可直接观察确认起始部与肿瘤下缘的位置关系。
5、内芯的前端设有出气口,后端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注气口,通过后端注气口可使部分肠腔撑开,使摄像单元的观察更佳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导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向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导向管定位)。
图6是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摄像单元确认)。
图7是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环状灯带标记)。
图8是另一种可视直肠肿瘤下切缘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窗口结构)。
标号说明:1 导向管、2 内芯、3 摄像单元、4 前刻度区、5 出气口、6 注气口、7 手柄、8 环状灯带、9 后刻度区、10 窗口、11 肿瘤、12 肠腔、13 直肠、14 上切缘、15 下切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6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