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及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24359.8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波;陈楚洪;牟桂贤;李丽强;魏赫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数据 安全 方法 控制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及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将下控设备数字化,生成数字孪生设备模型;根据监控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管理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各项属性值;以预设周期对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各项属性值进行轮询,并根据轮询结果操作对应的下控设备;以预设周期对下控设备的各项属性值进行轮询,并根据轮询结果更新对应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属性值。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周期性的对数字孪生设备模型与下控设备的属性值进行轮询,隔离监控终端与下控设备的操作交互,实现了控制指令等数据的过滤及筛选,隔离了控制器与监控终端的数据感染,保证了控制指令及数据的安全,提高了系统数据、远程控制的安全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及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主要核心控制单元是控制器,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下控设备。监控终端与控制器往往采用高速通讯接口,而控制器集成的下控设备往往内置了控制校验等逻辑,通讯效率低,这就造成监控终端下发的第一控制指令的堵塞,严重时可造成设备宕机等异常情况。
同时,控制器的传统安全防护手段主要分为终端防护和边界防护。终端防护诸如监控终端的账号密码认证、用户控制权限、系统病毒扫描等;边界防护诸如对监控终端与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加密、通讯数据校验等。然而这些防护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控制器的“原生缺陷”问题,例如,通过一些无法进行加密的标准协议接口对控制器进行高频控制,使得控制器或下控设备出现严重的异常情况。
因此,目前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高速总线数据向低速总线数据传递时会产生数据拥堵,在接收高频控制时,会导致系统、控制器、下控设备出现异常,系统时效性、可靠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及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接收高频控制时,会导致系统、控制器、下控设备出现异常,系统时效性、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及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将下控设备数字化,生成并存储数字孪生设备模型;
根据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管理所述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各项属性值;
以预设周期对所述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各项属性值进行轮询,并根据轮询结果操作对应的下控设备;
以预设周期对下控设备的各项属性值进行轮询,并根据轮询结果更新对应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属性值,以使数字孪生设备模型与下控设备的属性值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管理所述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各项属性值,包括:
根据监控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判断对应的数字孪生设备模型的属性值的状态;
若所述状态为睡眠态或就绪态,则更改所述属性值,并将属性值的状态设置为就绪态;所述就绪态,表示所述属性值已经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但并未向下控设备发送;
若所述状态为执行态,则抛弃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执行态,表示所述属性值已经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并已经向下控设备发送。
优选的,根据轮询结果操作对应的下控设备,包括:
若轮询采集到的属性值的状态为就绪态,则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下控设备;
接收下控设备的回复指令,并将对应的属性值的状态设置为执行态。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下控设备的回复指令,则将对应的属性值的状态设置为睡眠态,并将所述属性值改回原始值;所述原始值为所述属性值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之前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4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