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时空数据底座搭建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73171.5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柴树山;王长君;刘君;周高祥;刘艳;胡雁宾;徐炅旸;饶众博;郑金子;孙广林;齐晨;柴亚南;刘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6/9537;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叶云花 |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安全 时空 数据 底座 搭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时空数据底座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搭建道路交通空间底座,用以将具有空间属性的物理设施设备匹配到位置所在的带有空间编码的基本路段中;
获取物理设施设备采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数据;
将时空数据的空间属性与所述基本路段的空间属性进行匹配,并对匹配后的时空数据进行时间粒度切分,所述时空数据为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的所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数据;
将所述基本路段的时空数据进行空间聚合,并根据交通安全管理时间粒度需求对所述基本路段的时空数据进行不同时间粒度的聚合,形成道路交通安全时空数据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道路交通空间底座,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长度按道路行进方向将道路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
将具有相同交通功能属性的单元网格进行聚合,形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路段;
对所述基本路段进行空间编码;
将具有空间属性的物理设施设备匹配到位置所在的带有空间编码的基本路段中,完成道路交通空间底座搭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功能属性包括普通路段、出入口、交叉口、互通立交、桥梁和隧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将具有相同交通功能属性的单元网格进行聚合,形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路段,具体包括:
(1)普通路段对应的基本路段划分
将普通路段对应的单元网格根据第二预设长度合并,形成普通路段属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本路段;
(2)出入口对应的基本路段划分
当出入口位于单元网格交界处时,以出入口上游m个单元网格的起点为基本路段的起点,以出入口下游n个单元网格的终点为基本路段的终点,其中,mn;
当出入口位于单元网格以内时,以出入口所在单元网格上游p个单元网格的起点为基本路段的起点,以出入口所在单元网格下游q个单元网格的终点为基本路段终点;
(3)交叉口对应的基本路段划分
当交叉路口的车道低于或等于双向四车道时,以(1)或(2)中基本路段划分方式进行划分;
当交叉路口的车道多于双向四车道时,以交叉口中心上游s个单元网格的起点为基本路段起点,以下游t个单元网格的终点为基本路段终点,其中,st;
(4)互通立交对应的基本路段划分
以道路运行方向互通立交出口上游x个单元网格的起点为基本路段的起点,以道路运行方向互通立交入口下游y个单元网格的终点为基本路段的终点,满足xy;
(5)桥梁、隧道对应的基本路段划分
对于中小型桥梁或隧道,将桥梁或隧道占据的连续单元网格进行聚合,形成基本路段;
对于特大桥梁或较长隧道,根据桥梁或隧道线形特点或事故聚类特征划分为多个基本路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特大桥梁或较长隧道,根据桥梁或隧道线形特点或事故聚类特征划分为多个基本路段,具体包括:
将桥梁或隧道运行方向的弯道路段、上/下坡路段分别单独作为基本路段,平直路段均等分为多个基本路段;或
根据交通事故点位的集聚特征,对事故分布的点位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簇数将桥梁或隧道划分为多个基本路段,每个基本路段为事故簇所在的路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时空数据的空间属性与所述基本路段的空间属性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数据进行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未经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31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钡资源回收利用制备陶瓷厂生产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对顶式油箱隔离阀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