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6930.2 | 申请日: | 202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水娇 |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3/22;C08J5/18;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6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潮 塑料薄膜 结构 | ||
1.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包括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组分为气相型纳米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组分包括均苯四甲酸二酐、4,4’2二氨基二苯醚、N,N-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酸酯、乙酸酐和三乙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二氧化钛称取:称取一定量的气相型纳米二氧化钛放入烘干箱内,在100℃下干燥24h;
S2、聚酰胺酸合成:按照体积份,先将35~4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后,再加入15~18份4,4’2二氨基二苯醚,待4,4’2二氨基二苯醚完全溶解后,将15~18份均苯四甲酸二酐等量地分三批加入搅拌罐中,每批加入时间间隔为30min,再加入少量的2~3份乙酸酐,在冰浴中进行聚合反应,持续搅拌3~3.5h,直到生成粘稠状淡黄色的聚酰胺酸溶液;
S3、摊铺成型:向聚酰胺酸溶液中添加1~1.5份有机磷酸酯和1~1.5份三乙胺,再加入5~6份气相型纳米二氧化钛,继续在冰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12h后,摊铺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薄膜;
S4、亚胺化处理:将玻璃板连同薄膜一起放入高温烘烤箱中,先通过加热进行去溶剂处理,再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冷却后,即制得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型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氮气经钝化器钝化后分成三路:一路进入四氯化钛汽化器携带四氯化钛蒸气,经由预热器预热到435℃后进入反应器;一路进入氮气汽化器携带氮气蒸气,然后与四氯化钛、氮气混合,经喷嘴的内腔进入反应器;第三路作为冷却气体进入反应器尾部;
S12、将氧气经预热器预热后,由喷嘴的内腔进入反应器,氧气和四氯化钛蒸气进行反应,制得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粒子经过捕捉器捕捉后,实现气固分离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控制在18~22nm之间,比表面积控制在48~53m2/g之间,导热率控制在1.6~2.0W/m·k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的有机磷酸酯可以选用磷酸三苯酯,所述S4步骤中去溶剂处理的温度控制在85~90℃,时间控制在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热亚胺化处理分为三阶段的阶梯式升温方式,且升温速率为8℃/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升温方式如下:先从90℃升温至200℃,保温15~20min后;再升温至300℃,并进行保温15~20min;最后升温至375℃,并进行保温25~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拉防潮塑料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组分还可以为气相型纳米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锆的混合物,所述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锆的质量比=1:1.5~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水娇,未经李水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9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拉力计
- 下一篇:一种温感式喷填施工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