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口防结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51791.1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8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陶高梁;冯士举;肖衡林;马强;朱志政;刘永莉;张帆;郭二辉;彭湃;周宏豫;王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结冰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包括放置槽、钢筋骨架、钢板(7)以及纯钢弹簧(6);钢筋骨架上表面整体呈门洞形;钢筋骨架的高度大于放置槽的深度;钢筋骨架以及钢板(7)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放置槽中;纯钢弹簧(6)竖向设置在钢板(7)上;钢筋骨架通过纯钢弹簧(6)与钢板(7)相连。在降雪天气当降雪落在装置内时该防结冰装置能够将积雪带入填充物内部,当有车辆经过装置时会挤压填充物以将雪压碎并使其融化不会堆积在路面上而结冰,同时该装置能够作为减速带使用警示司机在进入隧道前提前减速,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的驶入驶出隧道,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结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口防结冰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的出现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便利,极大的缩短了物资运输人员的路程和时间,但是随之而来的事故隐患也不得不引起注意,进出隧道的洞口就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人眼在明暗交替的过程中,由于明暗度变化较大,明暗交替时间过短人眼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在进出隧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也看不到的情况,此时司机的本能反应就是松油门踩刹车,存在车辆打滑方向失控的隐患,此时如果路面结冰无疑是雪上加霜。路面结冰会减小车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极大的影响车辆对方向和刹车的控制,往往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在冬季隧道口是极易结冰的路段,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冬季经常会有降雪天气,隧道口上方的山坡容易积雪,在积雪融化时形成的水流顺着山坡顺势而下流到隧道口处,待温度降低时就在隧道口处结成冰块。
2、隧道内一般是冬暖夏凉,车辆的通过也会带动空气流动,造成洞内气温比洞外气温高,此时洞外气流与洞内气流接触会在洞口处形成冷凝水,极易在洞口处结冰。
3、一些隧道可能修建在地下水丰富且埋深较浅的地方,容易有地下水渗出,当地下水流经洞口时由于温度过低而结冰。
4、一些大型卡车在刹车过程中由于刹车锅温度过高,车身会自动洒水降温,当车辆在进入隧道前刹车时,车身可能会对刹车锅洒水,水滴落在隧道口处形成冰块。当隧道口处结冰时,司机在此处刹车很容易造成车辆失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车速较快的地方,在进入隧道前刹车,车速骤减车辆可能会撞向隧道壁或者出现后车追尾等情况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隧道口路面结冰以及可作为隧道口减速带使用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包括放置槽、钢筋骨架、钢板以及纯钢弹簧;所述钢筋骨架上表面整体呈门洞形;所述钢筋骨架的高度大于放置槽的深度;所述钢筋骨架以及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放置槽中;所述纯钢弹簧竖向设置在钢板上;所述钢筋骨架通过纯钢弹簧与钢板相连。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钢筋骨架包括上部钢筋骨架以及下部钢筋骨架;所述上部钢筋骨架插入下部钢筋骨架中并通过纯钢弹簧与钢板相连;所述上部钢筋骨架的上表面整体呈门洞形。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下部钢筋骨架包括圆形钢管以及底部圆形托盘;所述圆形钢管是4个,4个圆形钢管分别设置在钢板的四个角处;所述底部圆形托盘是多个,多个底部圆形托盘均设置在钢板的上表面,多个底部圆形托盘的连线与钢板短边中点的连线相重合;所述纯钢弹簧的数量与底部圆形托盘的数量相对应;所述上部钢筋骨架插入圆形钢管中;所述上部钢筋骨架通过纯钢弹簧以及底部圆形托盘与钢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空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修复的图像3D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