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口防结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51791.1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8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陶高梁;冯士举;肖衡林;马强;朱志政;刘永莉;张帆;郭二辉;彭湃;周宏豫;王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结冰 装置 | ||
1.一种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包括放置槽、钢筋骨架、钢板(7)以及纯钢弹簧(6);所述钢筋骨架上表面整体呈门洞形;所述钢筋骨架的高度大于放置槽的深度;所述钢筋骨架以及钢板(7)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放置槽中;所述纯钢弹簧(6)竖向设置在钢板(7)上;所述钢筋骨架通过纯钢弹簧(6)与钢板(7)相连;所述钢筋骨架包括上部钢筋骨架以及下部钢筋骨架;
所述上部钢筋骨架包括圆弧形钢筋(1)、带肋钢筋(2)以及第一弧形钢板(5);所述圆弧形钢筋(1)是两组,两组圆弧形钢筋(1)相对设置;所述带肋钢筋(2)是两组,两组带肋钢筋(2)相对设置并置于圆弧形钢筋(1)之间;
所述第一弧形钢板(5)沿带肋钢筋(2)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钢板(5)的一端与带肋钢筋(2)相连,另一端向下部钢筋骨架延伸;
所述上部钢筋骨架和下部钢筋骨架之间填充有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骨架插入下部钢筋骨架中并通过纯钢弹簧(6)与钢板(7)相连;所述上部钢筋骨架的上表面整体呈门洞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筋骨架包括圆形钢管(9)以及底部圆形托盘;所述圆形钢管(9)是4个,4个圆形钢管(9)分别设置在钢板(7)的四个角处;所述底部圆形托盘是多个,多个底部圆形托盘均设置在钢板(7)的上表面,多个底部圆形托盘的连线与钢板短边中点的连线相重合;所述纯钢弹簧(6)的数量与底部圆形托盘的数量相对应;所述上部钢筋骨架插入圆形钢管(9)中;所述上部钢筋骨架通过纯钢弹簧(6)以及底部圆形托盘与钢板(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骨架还包括M形钢筋(3);所述M形钢筋(3)的数量至少是两组,且M形钢筋(3)的数量与纯钢弹簧(6)的数量相同;若M形钢筋(3)的数量是两组时,所述M形钢筋(3)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组圆弧形钢筋(1)底部的端部M形钢筋;若M形钢筋(3)的数量是大于两组时,所述M形钢筋(3)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组圆弧形钢筋(1)底部的端部M形钢筋以及置于两组圆弧形钢筋(1)之间的中部M形钢筋;所述圆弧形钢筋(1)整体呈门洞形结构;所述端部M形钢筋的两侧部插入圆形钢管(9)中,所述M形钢筋(3)的中间部分通过纯钢弹簧(6)以及底部圆形托盘与钢板(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钢板(5)成对沿带肋钢筋(2)的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骨架还包括顶部圆形托盘以及连接钢筋(12);所述M形钢筋(3)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钢筋(12)与顶部圆形托盘相连;所述顶部圆形托盘通过纯钢弹簧(6)以及底部圆形托盘与钢板(7)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钢筋(3)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以及第三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以及第三支撑腿整体呈M形;第二支撑腿通过连接钢筋(12)与顶部圆形托盘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底部以及第三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片(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骨架还包括设在圆弧形钢筋(1)顶部的第二弧形钢板(13),所述第二弧形钢板(13)的表面带有矩形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口防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橡胶颗粒石子混合料(10)以及橡胶颗粒(11);所述第一弧形钢板(5)的一端与带肋钢筋(2)相连,另一端向下部钢筋骨架延伸并伸入填充物中;所述放置槽上设置有排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7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空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修复的图像3D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