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0787.3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干雅婷;周颖;张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泓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B01L3/00;C08G8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邵娟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有机 框架 分子 印迹 纸基微流控 芯片 制备 方法 | ||
1.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滤纸改性,利用种子聚合法及二次生长法在纸基表面构筑ZIF-8;
S2,对纸基材料进行包硅和氨基化处理;
S3,制备硼亲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称取一定量的4-巯基苯硼酸溶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混匀后,分别加入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充分混匀后于室温下振荡反应4h,得到混合溶液A;
S4,表面印迹构筑;
S5,纸基微流控比色传感器的组装,纸基微流控芯片上端与吸水垫接触,为吸附富集阶段提供一段时间强劲的毛细管力,下端与NC膜上段接触,保证目标分析物溶液的流动,组装成可直接使用的纸基微流控比色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滤纸改性还包括将改性后的滤纸放入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中超声后真空干燥,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子聚合法及二次生长法分两次混入溶液,其中第一次聚合所需的种子溶液为80%的甲醇配置的六水合硝酸锌与2-甲基咪唑的混合溶液,二次生长所需溶液为六水合硝酸锌与2-甲基咪唑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硅烷化和氨基化修饰所需试剂分别为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TPES),其溶剂为无水乙醇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所得的混合溶液A,缓慢加入至含有氨基化试纸的1mL甲醇溶液中,边振荡边滴加,滴加结束后,在室温下反应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构筑方法包括:模板固定后,进行定向表面印迹,需要浸入一定量的乙醇中,加入氨水和预聚液,聚合一定时间后去除反应试剂,并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清洗3次,最后用0.1M的乙酸洗脱模板分子,一次30min,重复3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基微流控比色传感器,包括基材和纸基微流控芯片,所述纸基微流控芯片上含有上述的硼亲和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纸基基材为已粘贴NC膜的PVC背胶板,其表面固定相为Whatman滤纸,所述纸基表面上构筑为类沸石咪唑骨架和硼亲和分子印迹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基微流控芯片成型包括以下步骤:将吸水垫粘贴在背胶板的另一头,确保吸水垫与NC膜之间留有5mm×6mm的长方形区域用来粘贴固定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印迹纸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基检测溶液即为完成检测需要配制显色支持液,所述显色支持液为茚三酮乙醇溶液,其pH范围在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泓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泓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07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号的智能检测识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蒿琥酯的肠溶缓释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