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时间变量的建筑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39826.X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苏醒;黄奕翔;许泽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俊华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时间 变量 建筑 动态 生命周期 评价 方法 | ||
1.一种考虑时间变量的建筑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筛选敏感参数;
步骤二:扩大敏感参数范围;
步骤三: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建立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步骤四:输入敏感参数至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输出敏感参数预测结果;
步骤五:建立预测结果估算方程,计算建筑生命周期的概率分布更新频率;
步骤六:根据预测结果输出建筑生命周期的概率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时间变量的建筑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筛选敏感参数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1:获取能源的生产参数和能源结构参数作为预备参数;
步骤一-2:设置环境影响参数,所述环境影响参数为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步骤一-3: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分析预备参数对于环境影响参数的影响,输入预备参数,输出环境影响参数的变化范围;
步骤一-4:设置参数基准值变化范围,当环境影响参数的变化范围超出参数基准值变化范围,则判断预备参数为敏感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时间变量的建筑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扩大敏感参数范围具体内容包括:
如果能源的生产参数和能源结构参数中存在敏感参数,则能源的生产参数和能源结构参数中与敏感参数存在比例关系的参数均为敏感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时间变量的建筑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建立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四-1:结构化敏感参数,构造敏感参数原始数据列,其具体表达式如下:
x(0)=(x(0)(1),x(0)(2),…,x(0)(n))
其中,x(0)表示敏感参数原始数据列,x(0)(t),t=1,2,…,n表示敏感参数数据值;
步骤四-2:建立敏感参数时间序列控制方程,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敏感参数关于时间的导数,a表示时间序列控制方程自由项灰参数常系数,x(1)表示敏感参数累加数据列,u表示时间序列灰参数常数项;
步骤四-3:建立灰参数向量式,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灰参数向量,T表示时间点,a表示时间序列控制方程自由项灰参数常系数,u表示时间序列灰参数常数项;
步骤四-4:敏感参数原始数据列累加,具体计算公式为:
x(0)=(x(1)(1),x(1)(2),…,x(1)(n))
其中,x(1)(t)表示敏感参数累加数据值,
步骤四-5:构造累加矩阵B,具体计算公式为:
步骤四-6:构造常数项向量Yn,具体计算公式为:
Yn=(x(1)(2),x(1)(3),…,x(1)(n))T
步骤四-7:计算灰参数向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步骤四-8:计算时间函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步骤四-9:通过时间函数计算敏感参数累加数据列的时间函数并对敏感参数累加数据列的时间函数求导还原得到:
或
其中,表示敏感参数原始数据列的时间函数;
步骤四-10:计算预测绝对误差和预测相对误差,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ε(0)(t)表示预测绝对误差,q(x)表示预测相对误差;
步骤四-11:获得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步骤四-12:计算敏感参数原始数据列均值和方差具体计算公式为:
步骤四-13:计算建筑动态生命周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值的预测绝对误差和预测数据残差均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步骤四-14:计算灰色预测均方差C和预测的小概率误差P,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表示预测的小概率误差,C表示灰色预测均方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98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