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4933.9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李铮;洪海敏;逄林;徐书明;彭超;税洁;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7/34 | 分类号: | H04L27/34;H04L27/26;H04B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娜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发送 设备 接收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用于电力线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对预设资源块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合成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用户子数据,每个所述用户子数据能够通过至少两种调制方式的其中一种进行调制处理以用于生成所述合成数据;
通过所述电力线传输所述合成数据形成扰动数据;
获取所述扰动数据的信噪比信息;
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新的调制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包括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二调制方式,所述第一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大于所述第二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
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新的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确定对应的信噪比等级;
根据所述对应的信噪比等级确定新的通过所述第一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的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数量和新的通过所述第二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的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数量,以使得所有所述用户子数据的平均误码率小于或等于误码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通过所述第一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的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数量、所述平均误码率和信噪比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误码率阈值确定所述信噪比等级,所述信噪比等级的数量对应通过所述第一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的所述用户子数据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设资源块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合成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用户子数据进行多维调制处理得到调制符号;
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稀疏扩频编码处理生成编码码字;
对所述编码码字进行映射处理生成多维编码码字,所述多维编码码字的维数对应所述用户子数据加载的资源节点的数量;
对每个所述用户子数据所对应的多维编码码字进行合并处理,生成所述合成数据。
5.一种用于电力线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扰动数据,所述扰动数据为通过所述电力线传输的合成数据形成;
根据所述扰动数据确定信噪比信息;
将所述信噪比信息反馈至发送设备,以使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信噪比信息确定各个用户子数据的新的调制方式并对预设资源块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新的合成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用户子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合成数据的传输路径、所述合成数据的收发距离和所述合成数据的载波频率,建立所述合成数据的信道传递模型;
对高斯背景噪声和脉冲噪声进行叠加处理,建立所述信道噪声模型;
根据所述信道传递模型和所述信道噪声模型以及接受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所述信噪比用于生成所述信噪比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传递模型通过以下条件式实现:
其中,N表示所述合成数据到达接收机的路径数,gi为第i条路径的加权系数,A(di,f)为信号衰减函数,di为第i条路径的长度,f为所述合成数据的载波频率,τi为第i条路径的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噪声模型通过以下条件式实现:
其中,mMA为Middleton A类噪声样点,σ2为所述高斯背景噪声的方差和所述脉冲噪声的方差之和,AMA为所述脉冲噪声的重叠指数,ΓMA为噪声功率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49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