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1342.7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葛锐;常正则;李梅;朱柯宇;徐皓辰;韩瑞雄;李少鹏;孙良瑞;徐妙富;桑民敬;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10;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低温 系统 双层 翅片管 换热器 | ||
1.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层芯筒,所述内层芯筒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外层芯筒;所述内层芯筒、外层芯筒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固定;其中,
所述内层芯筒的外侧缠绕第一翅片紫铜管,所述外层芯筒的外侧缠绕第二翅片紫铜管;
所述内层芯筒两端为向外凸起的锥形封闭结构;所述外壳的两端为向外凸起的锥形开口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锥形开口结构作为换热器热流量的入口、另一端锥形开口结构作为换热器热流量的出口;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第二翅片紫铜管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缝隙为换热器热流量的流道;
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第二翅片紫铜管的同侧一端用于与换热器冷流量的入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换热器冷流量的出口连接;其中,换热器冷流量与换热器热流量的流量差小于设定误差,且流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与所述第二翅片紫铜管的内径、长度均相同,所述第二翅片紫铜管的翅片密度高于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的翅片密度,所述第二翅片紫铜管的翅片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的翅片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芯筒的长度为615mm、外径为114mm、内径为102mm;所述外层芯筒的长度为573mm、外径为168.4mm、内径为156.4mm;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的长度为1200mm、内径为8mm、翅片高度为6mm、翅片厚度为1mm、翅片密度为328/m、缠绕圈数为29;所述第二翅片紫铜管的长度为1200mm、内径为8mm、翅片高度为5mm、翅片厚度为1mm、翅片密度为475/m、缠绕圈数为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第二翅片紫铜管通过一体式挤压成型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内层芯筒、所述外层芯筒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第二翅片紫铜管的同侧一端分别与第一三通的两端口连接,第一三通的另一端口作为换热器冷流量的入口;所述第一翅片紫铜管、第二翅片紫铜管的同侧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三通的两端口连接,第二三通的另一端口作为换热器冷流量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流量为饱和液氦,所述换热器热流量为饱和氦蒸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温系统的2K负压双层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流量为绝对压力3.0bar、4.5K的饱和液氦,所述换热器热流量为绝对压力3100Pa、2.0K的饱和氦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3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文本自动分类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