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08496.3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创铭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35;H02J7/32;H02J7/14;H02S10/10;H02S10/12;H02S10/40;H02S10/20;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嬴雨径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循环 储备 一体化 能源 保障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能存储系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用于户外临时设置并提供能源紧急供应,包括设置在一体式结构中的若干发电组件与储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风能组件和太阳能组件,通过具有的能源互补控制器对储电组件供能;所述发电组件的能源介质接触部分收纳在一体式结构内,并在设置时展开与能源介质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存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整个社会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近年来,各国逐渐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常规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各国纷纷开始根据国情,治理和缓解已经恶化的环境,并把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各种新能源均涉及到电能。
现代社会中,电能是动力、照明、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方面的主要应用能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不可抗力影响,会因为能源供应的中断而导致局部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被打破。亦或是,针对本身并不具备电能供应的区域,突发性的电能需求爆发,则铺设常规供电网线无法满足对应需求。则一般抢险救灾或临时性的供电需求,采用普通的供电设备或供电网络搭建均无法快速起效。
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对上述情形的临时电能供应设备,这种设备具有多种形式,通过内部存储或外部供应等方式,可临时快速搭建,并给予一定区域内一定时间内的电能供给。由于蓄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也在显著提高,若只是依靠蓄电池本身的电能进行供给,则只能满足一定时间内的用电需求,且由于电压的变化,则负载功率也会随着电量的下降而降低,不适用于需要稳定获电的负载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不仅方便运输和快速布置,且通过内部设有的发电组件在装置布置后展开进行发电,则提高供电稳定性和持续周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式自循环储备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用于户外临时设置并提供能源紧急供应,包括设置在一体式结构中的若干发电组件与储电组件;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风能组件和太阳能组件,通过具有的能源互补控制器对储电组件供能;
所述发电组件的能源介质接触部分收纳在一体式结构内,并在设置时展开与能源介质接触。
值得说明的是,所谓能源介质是指发电组件所依靠的介质,该能源介质具有内能,包含但不限于动能和热能。例如,其中所指出的风能和太阳能,其能源介质即为具有一定风速的空气流以及具有热能的太阳光。其他还包括流动的水或潮汐,或者地热源传递的热量,均属于本申请中所指的能源介质。
而所谓的能源互补控制器是风、光发电设备中常用的控制器,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组件,根据其实际的发电功率和其他参数,根据预设的程序对储电组件进行供能,从而避免因电流或电压不足导致对储电组件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该控制器主要用于风光互补,而互补方式一般包括两种,一是功率匹配的方法,即在不同辐射和风速下对应的光伏阵列的功率和风机的功率和大于负载功率,主要用于系统的优化控制;另一是能量匹配的方法,即在不同辐射和风速下对应的光伏阵列的发电量和风机的发电量的和大于等于负载的耗电量,主要用于系统功率设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能组件为设置在一体式结构内且具有伸缩供能的结构,由内部设有的伸缩机构带动风能组件的活动端在装置布置后伸出一体式结构外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创铭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创铭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