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0335.X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霍清峰;何文轩;程阳;潘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A01G25/00;A01G25/16;H02S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导体 制冷 原理 沙漠 灌溉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6),其侧面设置有光伏发电板(1),所述光伏发电板(1)用于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电磁气密阀(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6)的侧面,所述电磁气密阀(2)用于将装置内的气体与外界环境气体进行交换;
半导体制冷片(3),其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用于对装置进行制冷;
散热风扇(4),其设置于所述壳体(6)的顶端,所述散热风扇(4)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进行散热;
储水装置(5),其设置于所述壳体(6)的底部,所述储水装置(5)用于存储来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水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还包括:
支架(7),其连接所述壳体(6)和所述光伏发电板(1),所述支架(7)用于支撑所述光伏发电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板(1)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光伏发电板(1)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6)的三个侧面,所述电磁气密阀(2)设置于所述壳体(6)的另一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包括冷端(31)和热端(32),所述冷端(31)和热端(32)之间设置有N型及P型半导体(33),所述冷端(31)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热端(32)连接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靠近散热风扇(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有机玻璃层、隔热层。
6.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装置,所述沙漠灌溉方法包括:
S1、通过所述光伏发电板(1)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分别输送至电磁气密阀(2)、散热风扇(4)和半导体制冷片(3);
S2、通过所述电磁气密阀(2)将装置内的气体与外界环境气体进行交换;
S3、计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水量;
S4、计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耗能;
S5、根据所述制水量和耗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降温形成需要数量的水珠;
S6、所述储水装置(5)存储来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水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计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水量包括: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水量的公式为:M=Vρ(d1-d2);
其中,M表示凝结水的质量,V表示电磁气密阀(2)的送风量,ρ表示实时空气密度,d1表示电磁气密阀(2)的入风口空气的含湿量,d2表示电磁气密阀(2)的排风口空气的含湿量;
其中,h1表示空气通过电磁气密阀(2)的入风口的焓,h2表示空气通过电磁气密阀(2)的排风口的焓,t2表示空气离开电磁气密阀(2)的排风口的温度;
其中,Q0表示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结露原理的沙漠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计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耗能包括: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散热量△Q包括散热风扇(4)的排热量Q1、壳体(6)的漏热量Q2;
Q2=kAΔT,
其中,A表示壳体(6)的外表面积,k表示总传热系数(w/㎡k),h表示壳体(6)的外表面与环境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δ1表示壳体(6)的隔热层的厚度(m),δ2表示壳体(6)的有机玻璃层的厚度(m),λ1表示壳体(6)的隔热层的导热系数(w/(m·k)),λ2表示壳体(6)的有机玻璃层的导热系数(w/(m·k)),△T表示壳体(6)内与壳体(6)外的温度差;
其中,壳体(6)的外表面与环境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其中,u表示空气掠过壳体(6)表面的风速(m/s),L表示空气掠过壳体(6)表面的长度(m),μ表示空气的运动粘度(m2/s),Re表示雷诺系数,Pr表示普朗特系数,Nu表示努赛尔系数。
散热风扇(4)的排热量Q1=2×Q2;
半导体制冷片(3)的散热量△Q=Q1+Q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03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