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84102.5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9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山;李永涛;王振猛;魏海霞;周健;王莉莉;臧真荣;何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35 | 分类号: | A01G2/35 |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宋迪 |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套筒 嫁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组件、顶紧组件和切割组件,顶紧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上方,切割组件包括套筒、导轨、固定座和切割刀,套筒转动连接于顶紧组件上,导轨开口朝向套筒一侧且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套筒的侧壁上,导轨两平行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固定座开口朝向套筒一侧,固定座顶壁滑移连接于滑槽中,固定座两平行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切割刀穿过的凹槽。首先将固定组件固定在树枝上,顶紧组件顶紧树枝的上端,推动固定座,使固定座下端插入树皮中,切割刀穿过凹槽插入树皮中,绕着顶紧组件转动套筒,旋转的过程中,切割刀实现树皮与树干的分离,从而避免直接用手拧树皮,将树皮上的芽眼拧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嫁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
背景技术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其中芽接包括套筒嫁接(要求接穗和砧木的树皮能都离层),也叫剥皮抽筋套管法,首先要选好接穗,接穗要比砧木直径粗一点。传统的套筒嫁接法,是要短接砧木,从砧木剪口往下三到四公分左右,用嫁接刀环切树皮一周,然后将环切口上部的树皮剥掉,露出木质部。之后在接穗芽眼的下部约两公分处对树皮进行环切,接下用手攥紧接穗用力进行旋转,将呈套管状的接穗从木质部上抽离后套在砧木的木质部上。利用传统方法旋转接穗,容易把接穗上的芽眼拧掉。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我们提供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林木套筒嫁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顶紧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顶紧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的上方,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套筒、导轨、固定座和切割刀,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顶紧组件上,所述导轨呈U型,所述导轨开口朝向套筒一侧且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套筒的侧壁上,所述导轨两平行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座呈U型且其开口朝向套筒一侧,所述固定座顶壁滑移连接于滑槽中,所述固定座两平行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切割刀穿过的凹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紧组件包括支撑座、滑移座、顶针和第一螺杆,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固定组件上,所述滑移座垂直于支撑座设置且与支撑座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座顶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滑移座接触,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于顶针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杆与滑移座螺纹连接,所述顶针的下端呈倒锥形,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顶针的侧壁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V型块、顶紧环和第二螺杆,所述V型块中间位置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顶紧环呈矩形环状,所述顶紧环两平行的侧壁穿过避空槽的底壁与V型块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与V型块远离避空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顶紧环螺纹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螺杆远离V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切取套管状的接穗时,首先将固定组件固定在树枝上,顶紧组件顶紧树枝的上端,沿着滑槽推动固定座,使固定座下端插入树皮中,切割刀穿过凹槽从树枝的顶端插入树皮中,绕着顶紧组件转动套筒,旋转的过程中,切割刀实现树皮与树干的分离,从而避免直接用手拧树皮,将树皮上的芽眼拧掉。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