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0248.3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骞;刘杰;文先华;祁祥礼;范东华;卢佐;刘振宇;熊伟;李双伟;杨正清;刘盾;陆伟;范长新;刘彦祥;成晔;郭松林;武艺;王晓旭;邢硕;谢静;任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K13/00;G01C13/00;G01S19/42;B63B22/00;B63B2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许佳 |
| 地址: | 30045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沉浮 海洋 剖面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包括:沉浮器,沉浮器用于采集水文环境要素,沉浮器设置有浮力调节机构,浮力调节机构用于实现沉浮器的下潜和上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对沉浮器进行定位及导向;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浮力调节机构、存储和传输沉浮器所采集的信息、供电管理;电源,电源用于对沉浮器、浮力调节机构、控制器供电。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控制实现沉浮器在水体剖面中的自动沉浮,完成对剖面温度、盐度、深度和浊度的自动化测量,并通过数据传输天线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够实时准确高效的获取垂向剖面的水文观测数据,为水运工程建设、港口航道通航安全保障等提供了长期连续有效的监测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约占全球总面积的71%,海洋探索、资源开发利用在21世纪成为尤为突出的议题。目前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仍然集中在近海区域。在近岸工程、港口航道建设等近岸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水文环境要素的观测调查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尤其是海水温度、盐度、深度和浊度剖面观测资料的获取。
目前对海水温度、盐度、深度、浊度的剖面观测主要采用船载人工观测的方法,现场手动将测验仪器按照既定的观测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到室内完成对测验仪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实时获取观测资料,尤其对于大范围、多站点的测验,很难保证观测的同步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在水中某一深度布放传感器进行观测,该方法若垂向上需要观测N层数据就要布置N台相应传感器,垂向分辨率很难做到精细化分层,并且传感器的探头很难保证不被水生物附着,一旦水生物附着可能会造成光学传感器的数据失真无效。
此外,在开阔大洋中使用的Argo剖面观测浮标能够实现对海洋剖面资料的观测和数据准实时传输,但其作为自由沉浮式系统无法实现对固定站位的连续观测,无法满足海洋工程建设对于固定站位连续观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包括:
沉浮器,所述沉浮器用于采集、存储和传输水文环境要素,所述沉浮器设置有浮力调节机构,所述浮力调节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沉浮器的下潜和上浮;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沉浮器进行定位及导向;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浮力调节机构、存储和传输所述沉浮器所采集的信息、供电管理;
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对所述沉浮器、所述浮力调节机构、所述控制器供电。
优选的,所述沉浮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通讯采集机构,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两隔板,两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三个所述腔室由上到下分别为控制腔、电池腔、气体密封舱;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电池腔内,所述气体密封舱内安装有储气罐和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浮力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储气罐通过所述气泵与所述浮力调节机构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讯采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传感器集成、数据传输天线、GPS定位,所述传感器集成、所述数据传输天线、所述GPS定位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浮力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挡圈内;所述浮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底端密封;所述连接套筒外壁上沿周向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套筒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连接套筒顶端连通;所述连接套筒内安装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套筒之间的连通,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0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