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光纤环圈灌胶缺陷检测与修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1456.7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玥泽;罗巍;颜苗;马林;李朝卿;刘伯晗;李凡;陈桂红;吴晓乐;唐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6V10/764;G06K9/62;G06N3/04;G06N3/08;G01N21/88;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光纤 环圈灌胶 缺陷 检测 修正 方法 | ||
1.一种高精度光纤环圈灌胶缺陷检测与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灌胶图像采集系统、灌胶缺陷图像数据库及修正参数数据库;
步骤2、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基于灌胶缺陷图像处理与识别及修正参数选取的深度学习架构,并利用缺陷图像数据库进行训练,同时利用灌胶缺陷图像数据库与修正参数数据库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修正参数选择,建立以灌胶缺陷为输入以修正参数为输出的修正模型;
步骤3、完成学习与训练后,对实物环圈进行灌胶缺陷检测、识别与修正操作:利用所选取的修正操作参数作为输入,通过程序控制灌胶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缺陷自动修正与处理;对修正操作完成的环圈再次进行缺陷图形识别,确保无灌胶缺陷后完成相关灌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光纤环圈灌胶缺陷检测与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首先利用工业级CCD对完成灌胶操作的光纤环圈上表面、下表面、外表面、内侧表面进行图像采集;由灌胶技术工人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类,分出无缺陷图像和有缺陷图像,针对有缺陷图像,再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灌胶缺陷图像数据库;针对缺陷的不同程度细分选用对应的修正参数建立对应的修正参数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光纤环圈灌胶缺陷检测与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参数包括灌胶压强、胶体流速与胶体加热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光纤环圈灌胶缺陷检测与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修正模型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为:缺陷图像占整个灌胶图像的0-5%,定义为0级缺陷,无需进行修正参数输出;缺陷图像大于整个灌胶图像的5%且小于40%,定义为1级缺陷,输出参数为:灌胶压强提高至150%,胶体流速提高至110%,胶体加热温度采用60℃;缺陷图像大于等于整个灌胶图像的40%且小于等于80%,定义为2级缺陷,输出参数为:灌胶压强提高至150%-200%,胶体流速提高至130%,胶体加热温度采用70℃;缺陷图像大于等于整个灌胶图像的80%,定义为3级缺陷,输出参数为:灌胶压强提高至200%,胶体流速提高至150%,胶体加热温度采用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1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