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67963.5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霞;王忠宾;刘新华;司垒;邹筱瑜;谭超;闫海峰;赵啦啦;顾进恒;魏东;戴健博;王清峰;辛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10 | 分类号: | E21B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冲击 地压 钻孔 机器人 纠偏 装置 | ||
1.一种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包括钻头、钻头连接杆(2)和螺旋钻杆,钻头连接杆(2)的一端与钻头过盈配合,钻头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螺旋钻杆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钻头和螺旋钻杆之间设置纠偏结构;
所述纠偏结构包括偏置块(1)、油缸(6)、油缸(6)活塞(5)、进油管(8)、出油管(10)、油泵(11)和电控机(15),钻头连接杆(2)的另一端穿设电控机(15)中心与螺栓钻杆连接,且钻头连接杆(2)与电控机(15)同轴布设;
沿着钻头连接杆(2)的圆周均匀设置若干油泵(11),定义油泵(11)靠近电控机(15)的端部为油泵(11)的底部,油泵(11)的另一端为顶部,每个油泵(11)的底部均通过电路线(12)与电控机(15)连接,每个油泵(11)的顶部均通过进油管(8)和出油管(10)与对应油缸(6)连接,即每个油泵(11)匹配相应油缸(6)独立运行;
油缸(6)内连接油缸(6)活塞(5),且油缸(6)活塞(5)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钻头连接杆(2)的中轴线,油缸(6)活塞(5)伸出油缸(6)的端部固定偏置块(1),偏置块(1)与煤壁的接触,当防冲钻孔机器人钻进时,油缸(6)活塞(5)在油缸(6)内的推移控制偏置块(1)力的大小;
在纠偏结构外部套设顺次连接的第一静置套筒(3)和第二静置套筒(4),其中第一静置套筒(3)对应油缸(6)部分,第二静置套筒(4)对应油泵(11)及电控机(15)部分;
在第一静置套筒(3)的筒壁上对应偏置块(1)的位置分别开设槽孔,偏置块(1)通过油缸(6)油缸活塞(5)伸出槽孔;
第一静置套筒(3)和第二静置套筒(4)之间焊接固定,形成平滑整体;
防冲钻孔机器人在进入煤矿工作时,电控机通过油泵控制油缸活塞的运行,当油缸活塞向油缸外部推移时,带动偏置块与煤壁接触,通过偏置块与煤壁相抵对防冲钻孔机器人施加方向位移和反作用力,油缸活塞相对油缸的不同伸缩量,抵消防冲钻孔机器人在钻进过程中的偏斜力和偏斜位移,实现防冲钻孔机器人偏斜和扭转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钻头连接杆(2)的圆周均匀设置三个油泵(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连接杆(2)的一端穿设电控机(15)中心时通过第三轴承(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静置套筒(3)与第二静置套筒(4)形成的平滑整体通过第一轴承(7)与钻头连接杆(2)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7)与第三轴承(14)为成对结构,即一个第一轴承(7)匹配一个第三轴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泵(11)底部至油泵(11)顶部之间的钻头连接杆(2)上顺次套设三个第二轴承(13),即油泵(11)通过第二轴承(13)支撑在钻头连接杆(2)杆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冲击地压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随钻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油管(8)以及出油管(10)上分别安装阀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9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