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1396.3 | 申请日: | 2022-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伟 |
| 主分类号: | D04B35/28 | 分类号: | D04B35/28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海艳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 生产 针筒 润滑 针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属于羽毛纱生产设备领域,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包括安装在针织圆机本体上的自润滑针筒,自润滑针筒上开设有多个针织滑槽,自润滑针筒内开设有多个自润滑腔,且单个自润滑腔位于两个针织滑槽之间,可以通过均油组件、分段式储油囊和收缩压力组件的配合,能够在针织滑槽内润滑油减少时对其进行自动渗透补充,有效减少人工参与,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润滑程度,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动化程度,在提高针织圆机本体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效保持自润滑针筒的长时间恒温,进而降低了自润滑针筒摩擦升温对羽毛纱产生影响,提高羽毛纱的制备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毛纱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
背景技术
羽毛纱,是近三、四年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的一种花式线,其结构由芯线和饰线组成,羽毛按一定方向排列。羽毛纱可用各种纤维纱线生产,常用的是粘胶、锦纶、腈纶和涤纶。构成羽毛“主干”部分是芯线,其原料品质性能必须符合针织用纱的要求。饰纱是羽毛纱的主要表现部分,决定成品纱的感观效果。
针织圆机生产是羽毛纱成型的关键,针织圆机针筒有15个针位,1~15相邻针位的距离由大到小,针织圆机生产羽毛纱的过程为:首先按工艺设计将舌针、割力装入规定针位,芯线、饰线原料纱通过两个导纱分别导入,芯线纱垫入舌针,编织成芯线,饰线纱先垫入割刀,随针筒转动再同芯线纱一起导入舌针,通过舌针运动完成弯纱、成圈、脱圈,割刀顶部有一凸出倒角,在割刀与舌针一同向下运动脱圈时,垫入纱线不会脱出割刀杆,在舌针向上运动做退圈时,割刀也向上运动,割刀上的饰线纱落人割下部的刀口,被切断形成毛羽。
针织圆机在生产羽毛纱的过程中,由于针筒不断的导线过程以及钩针及割刀上下运动过程,都会使针筒摩擦发热,针筒温度的升高会使纱线产生过热收缩,进而直接影响羽毛纱的成型质量,现有的解决办法是人工按时在针筒上涂抹润滑油,以通过减少摩擦的方式,对针筒进行降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工涂抹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不利于羽毛纱的自动化生产,进而降低了针织圆机功能性,降低羽毛纱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可以通过均油组件、分段式储油囊和收缩压力组件的配合,能够在针织滑槽内润滑油减少时对其进行自动渗透补充,有效减少人工参与,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润滑程度,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动化程度,在提高针织圆机本体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效保持自润滑针筒的长时间恒温,进而降低了自润滑针筒摩擦升温对羽毛纱产生影响,提高羽毛纱的制备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羽毛纱生产用针筒自润滑型针织圆机,包括安装在针织圆机本体上的自润滑针筒,所述自润滑针筒上开设有多个针织滑槽,所述自润滑针筒内开设有多个自润滑腔,且单个自润滑腔位于两个针织滑槽之间,所述自润滑腔内设置有均油组件,所述均油组件靠近相邻的针织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段式储油壳,所述分段式储油壳内固定连接有与均油组件相配合的分段式储油囊,所述分段式储油壳靠近针织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自润滑套,且自润滑套与针织滑槽相接通,所述分段式储油囊靠近针织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吸油条,所述单向吸油条靠近针织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有渗油耐磨板,所述单向吸油条外端设置有多个与渗油耐磨板相配合的收缩压力组件,通过均油组件、分段式储油囊和收缩压力组件的配合,能够在针织滑槽内润滑油减少时对其进行自动渗透补充,有效减少人工参与,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润滑程度,提高针织圆机本体的自动化程度,在提高针织圆机本体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效保持自润滑针筒的长时间恒温,进而降低了自润滑针筒摩擦升温对羽毛纱产生影响,提高羽毛纱的制备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伟,未经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进制LDPC码译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制氮丙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