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泡抗酚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53505.9 | 申请日: | 202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罗灯洪;朱文兵;张继斌;姚雷;王亚静;程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28/02 | 分类号: | C08F228/02;C08F220/06;C08F220/56;C08F112/14;C08F212/14;C08F220/38;D06M15/356;D06M101/34;D06M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静 |
| 地址: | 5231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泡抗酚黄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泡抗酚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无泡抗酚黄变剂为一种带磺酸基侧链的有机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式Ⅰ、式Ⅱ、式Ⅲ、或式Ⅳ所示的任一种或多种带磺酸盐的结构单元。该抗酚黄变剂的抗酚黄变性能优异,本身无泡且应用全程不起泡。可应用于锦纶、涤纶、腈纶、氨纶、棉、人棉、天丝、莫代尔、莱赛尔、蚕丝、羊毛、羊绒、竹纤维及麻纤维等纤维材料制成的纱线、花边、织带、针织物及梭织物等纺织品的抗酚黄变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泡抗酚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纱线、面料、织带及服装等各种纺织品在贮存及流通过程中均需用到聚乙烯膜等材料进行包装。聚乙烯在生产过程都会添加受阻酚类抗氧剂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BHT在室温下易与空气及包装材料(如硬纸板等)中吸收或储存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黄色的DTNP(2,6-二叔丁基对硝基苯酚),聚乙烯包装膜与纺织品直接接触时,DTNP就会升华转移到织物表面,从而造成织物的黄变。这种因包装材料中酚类物质引起的织物黄变在纺织行业被称为“酚黄变”。一般而言,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氨基的锦纶、氨纶等织物的酚黄变尤为严重。虽然涤纶、棉织物在储存过程中本身不易发生黄变,但是涤纶及棉织物本身手感不好,在印染加工中一般要加柔软剂来改善手感。手感较好的硅油及软片类柔软剂也是带氨基结构的,特别是阳离子性较强的氨基硅油、阳离子软片很容易发生酚黄变,因此,经柔软整理的棉及涤纶织物也容易发生酚黄变。
纺织品的酚黄变主要发生在白色和浅色系织物上,纺织品一旦泛黄,外观、品质、使用寿命及销售价格等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白色和浅色织物,在印染加工时必须加抗酚黄变剂进行处理,预防其在储存及流通过程中发生黄变。目前,市场上的抗酚黄变剂品种很多,抗酚黄性能都较好,但由于主要成分几乎都是烷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泡沫非常多而且较难消泡。印染助剂的高泡沫会给印染加工造成诸多不便,例如,泡沫多后布在染缸运行不畅影响生产效率、泡沫溢出染缸流到地面影响生产安全、泡沫破裂后在织物上产生助剂斑导致布面助剂分布不均匀,等等。为了降低抗酚黄变剂的泡沫,也有加大量消泡剂的低泡或快消泡型抗酚黄变剂,这类抗酚黄变剂能有效降低起泡量、缩短消泡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泡沫对印染加工的影响。但是,快消泡型抗酚黄变剂几乎都是用的消泡效率高的硅类消泡剂,硅类消泡剂一旦破乳沾附到织物上就很难洗除,存在消泡剂破乳造成助剂斑的风险。因此,开发完全无泡且不起泡的无泡型抗酚黄变剂,对于解决印染厂的泡沫痛点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泡抗酚黄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酚黄变剂的抗酚黄变性能优异,本身无泡且应用全程不起泡。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泡抗酚黄变剂,为一种带磺酸基侧链的有机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式Ⅰ、式Ⅱ、式Ⅲ、或式Ⅳ所示的任一种或多种带磺酸盐的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3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