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及导弹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3506.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运超;赵李北;杨鹏年;陈斌斌;马立坤;赵康淳;任鹏浩;沙本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7/18 | 分类号: | F02K7/18;F02K9/08;F02K9/70;F02K9/10;F02K9/26;F42B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赵小龙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速域高 机动 吸气 组合 推进 动力 系统 导弹 | ||
1.一种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固体火箭推进段、凝胶冲压推进段、固体火箭推进段与进气道;
所述电控固体火箭推进段包括能够存储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第一储存段与第一喷管,所述凝胶冲压推进段包括能够存储燃料凝胶、氧化剂凝胶的第二储存段与预燃室,所述固体火箭推进段包括能够存储固体推进剂的补燃室与第二喷管;
所述第一储存段、所述第一喷管、所述第二储存段、所述预燃室与所述补燃室依次相连,所述第二喷管位于所述补燃室内靠近尾端的位置;
所述进气道设在所述固体火箭推进段外,且与所述补燃室靠近首端的位置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段包括回转体结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
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沿轴线的第一储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隔离板相连,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板以及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围成第二储腔;
各所述第二储腔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储腔与所述第一储腔之间均互不相通,所述第一储腔以及各所述第二储腔均存储有电控固体推进剂,且所述第一储腔以及各所述第二储腔内分布设置能够控制对应电控固体推进剂燃烧的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喷管设在所述第一储腔内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存段包括回转体结构的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三壳体外;
所述第三壳体内具有沿轴线的第三储腔,用于存储氧化剂凝胶;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围成环状的第四储腔,用于存储燃料凝胶;
所述第三储腔的尾端、所述第四储腔的尾端均与所述预燃室的首端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的壁面上设有燃料再生冷却结构;
所述再生冷却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位于所述预燃室尾端的壁面内,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沿周向间错分布在所述预燃室的壁面内;
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预燃室的首端且与所述第四储腔相通,另一端沿轴向经过所述预燃室的壁面后与所述环形空腔相通;
所述预燃室内靠近首端的壁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通道一一对应的连通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空腔相通,另一端沿轴向经过所述预燃室的壁面后与对应所述连通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靠近所述第四储腔的位置设有流量阀,以用于稳定所述再生冷却结构内的燃料压力与流出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腔的尾端设有第一喷嘴;
所述预燃室内靠近首端的壁面上设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套设在所述第一喷嘴上,且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之间围成环缝,各所述连通孔沿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环缝的首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储腔的末端沿周向间隔设有第二隔离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离板之间围成收纳通道;
所述收纳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一一对应,且所述收纳通道的尾端与对应所述第一通道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宽速域高机动吸气式组合推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腔内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壁密封滑动相连,以推动所述第三储腔内的氧化剂凝胶;
所述第四储腔内设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壁、所述第四壳体的内壁均密封滑动相连,以推动所述第四储腔内的燃料凝胶;
所述电控固体火箭推进段和/或凝胶冲压推进段上设有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35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