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装的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91962.4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军;饶咏;高鑫;胡传;黄丹丹;毛宏军;刘南洋;兰伟;牟振林;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王小艳 |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环交大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轨道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装的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车架、中车架和后车架;检测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后车架顶部,用于检测轨道的病害数据,该检测部包括检测模块和工控机;以及电控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车架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架体上可拆装的可更换的检测部,并通过设置于架体上可拆装的电控部的控制,实现巡检机器人自主运行,大量节约人工成本,并能够根据不同检测任务需要更换检测模块,具有功能多样性优点;通过将架体、电控部、检测部拆分模块化,通过可拆卸的装置进行固定连接,实现方便快捷地组装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拆装的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及城际交通最终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轨道机车运行时间长密度大,轨道难免会出现磨损引发各种安全隐患;为保证轨道交通的长时间通畅运行,轨道检测就成了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现有的对轨道检测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人工检测和仪器装置检测;其中仪器检测装置目前又主要分为三种:
1.搭载式:直接将相应的检测装置搭载在现有的运营车辆或者维修工程车辆车体上对目标轨道进行安全检测。
2.牵引式:将相应的检测装置集成在无动力的轨道车架上,通过现有的轨道车辆牵引无动力轨道车架对轨道进行安全监测
3.自带驱动式:与搭载式类似,但是搭载的平台不再是现有车辆而是单独设计的自带驱动系统的轨道小车,检车装置搭载在小车上对轨道进行巡检。
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效率低下、需要大量的检测人员人工成本高且检测精度受人员经验素质的影响,而仪器检测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具有效率高、人力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一方面受限于本身的结构与重量,另一方面搭载式和牵引式如需完成检测任务受限于现有运营车辆的运行时间与路线,在实际检测任务中并不能方便灵活的完成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装的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其可实现方便快捷地组装与拆卸,便于灵活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装的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车架、中车架和后车架;检测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后车架顶部,用于检测轨道的病害数据,该检测部包括检测模块和工控机;以及电控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车架顶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工控机通过屏蔽线缆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图像检测模块、弓网检测模块、轨道探伤模块以及限界检测模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控部包括座椅、椅架和电气控制箱;其中所述电气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座椅与椅架之间,并与所述椅架固定连接;所述座椅与所述椅架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车架顶部的供电部,用于为所述机器人供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车架底部配置有主动轮对,所述前车架底部配置有从动轮对。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车架底部配置有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对。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轮对和所述从动轮对各自的一侧均安装有制动装置,用于为所述机器人提供制动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车架上配置有安装有编码器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91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