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小管径翅片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71168.1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玉;黄鹏;李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9/26;F28F9/22;F28F1/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于贺贺;邱兴天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空气 源热泵 小管径翅片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小管径翅片换热器,包括冷媒进口铜管、换热铜管、等边U型三通以及集气管;所述冷媒进口铜管上安装有分液头,而分液头上则安装有若干根分液管;所述的换热铜管设置有若干排,每一排换热铜管均设置为S形结构,其弯折处通过U型弯头对接安装,而相邻排的换热铜管之间则通过等边U型三通对接连通,并且所述的换热铜管的外表面还安装有间隔均匀的亲水铝箔。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铜管采用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其管径设置在5mm左右,而现有技术主要采用7‑9.52mm的换热铜管,换热器的成本可有效降低15%‑35%,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换热器容积减小,可减少冷媒的充注量,降低成品成本的同时可减少冷媒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小管径翅片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源热泵机组翅片换热器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翅片换热器成本高,翅片换热器成本占到整台设备成本的20%左右,降低换热器成本可降低整台设备的成本,提高设备的竞争力;第二、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冷媒,对大气层臭氧或者温室效应都有影响,减少冷媒的使用量一定程度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第三,一些新型冷媒如R32,运行压力更高,要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就需要换热器采用更厚的内螺纹铜管,这样会增加换热器的成本,而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在相同壁厚的情况下,内部承压远大于大管径内螺纹铜管,小管径翅片换热器可更好的实用于R32、R410A等高压制冷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小管径翅片换热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小管径翅片换热器,包括冷媒进口铜管、换热铜管、等边U型三通以及集气管;所述冷媒进口铜管上安装有分液头,而分液头上则安装有若干根分液管。
所述的换热铜管设置有若干排,每一排换热铜管均设置为S形结构,其弯折处通过U型弯头对接安装,而相邻排的换热铜管之间则通过等边U型三通对接连通,并且所述的换热铜管的外表面还安装有间隔均匀的亲水铝箔。
所述分液头上的若干根分液管则相应安装在第一排的换热铜管上,而最后一排的换热铜管则相应与集气管相连,液态冷媒从冷媒进口铜管进入,从第一排换热铜管流向最后一排,并最终进入到集气管中;还包括外部的热空气,设置外部的热空气流动方向与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铜管设置为小管径内螺纹铜管,且该小管径内螺纹铜管的管径设置为5±0.1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铜管外表面的亲水铝箔的片距设置为1.5-2.2mm;亲水铝箔的厚度设置为0.105-0.125mm,且该亲水铝箔的结构设置为正弦纹波。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铜管共设置有三排。
进一步地,三排换热铜管中,相邻排的换热铜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2.99± 1mm;整体换热铜管连同设置的亲水铝箔的总体宽度为38.97±3mm;而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换热铜管的间距为15±2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铜管采用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其管径设置在5mm左右,而现有技术主要采用7-9.52mm的换热铜管,换热器的成本可有效降低 15%-35%,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换热器容积减小,可减少冷媒的充注量,降低成品成本的同时可减少冷媒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小管径的内螺纹铜管比常规管径内螺纹铜管具有更强的耐压能力,可应用于新型的高压冷媒;经测算,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成本可降低15%~35%,冷媒充注量可减少10%~ 30%,减少冷媒对环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在冷媒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使用了等边U型三通,冷媒从第一排流向第二排时,冷媒流路由一变二,可降低冷媒在换热器中的运行阻力,提高冷媒蒸发速度,降低整台热泵输入功率,提高产品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1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流气囊压力可视化警示的气管插管
- 下一篇:拖布盘装卸机构及清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