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用托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47452.5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良;秦亚;唐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绿建(重庆)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19/38 | 分类号: | B65D19/3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 地址: | 404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板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在托盘本体上设置有货叉定位部,货叉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对于托盘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对应于叉车的两个货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叉车的两个货叉的间距相等。在使用时,叉车司机按照货叉定位部用货叉将托盘叉起进行作业,方便快捷,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混凝土构件流转及存放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用托盘。
背景技术
在叠合板生产过程中,厂家需要频繁转运生产完成的叠合板,叠合板的转运作业通常由叉车配合叠合板托盘来完成的,使用时,将多块叠合板叠放在托盘上,使用叉车叉起托盘从而完成对叠合板的转运。使用叉车和托盘移动叠合板时时,要使两货叉的负荷均衡,不能偏斜,否则叠合板可能发生滑落。但是实际操作中,用叉车的货叉不易确定托盘的平衡位置,基本靠叉车司机的经验确定货叉的插入位置,有时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找准,非常影响作业效率,而且每个叉车司机经验不同,有可能找到的位置并非平衡位置,在移动叠合板时会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板用托盘,通过在托盘上设置货叉定位部,使叉车司机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货叉的插入位置,提高作业效率,而且提高叠合板转运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叠合板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在托盘本体上设置有货叉定位部,货叉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对于托盘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对应于叉车的两个货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与叉车的两个货叉的间距相等。在使用时,叉车司机按照货叉定位部用货叉将托盘叉起进行作业,方便快捷,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下方,所述货叉定位部带凹槽结构。使用时,叉车的两个货叉插入凹槽结构,既实现货叉的准确定位,也防止托盘相对于货叉滑动,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结构内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定位部为槽钢,所述槽钢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下方,所述槽钢开口朝下。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定位部件为反光材料,所述反光材料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侧面。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通过叉车灯的照射反光材料反光,能够准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平行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长度相同;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所述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分别设于横梁的两端,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高度小于第一端梁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均为矩形管。减轻托盘整体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叠合板的大小更换不同长度的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盘横梁的下方设置货叉定位部件,使叉车司机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货叉叉起托盘并使托盘保持平衡的位置,提高作业效率,方便实用,而且准确定位平衡位置能够提高叠合板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前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横梁,2-第一端梁,3-第二横梁,4-加强筋梁,5-第二端梁,6-槽钢;7-橡胶防滑垫,8-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绿建(重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绿建(重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47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