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62843.7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应泽宁;应佳宜;危银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厨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1 | 代理人: | 程建敏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性 便于 清洗 铝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本实用新型,包括铝制锅体,所述铝制锅体的内表面安装有陶晶内胆,所述铝制锅体和陶晶内胆底部的中间位置通过卡孔安装有导热金属板,所述铝制锅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锅柄,所述锅柄外表面远离铝制锅体的一侧安装有耐高温防护手柄,所述铝制锅体的顶部安装有锅盖,所述锅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过锅盖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制锅体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再进行烹煮的过程中,通过铝制锅体上的凹槽和灶台上的支架相互配合,避免铝锅在进行烹煮的过程中出现锅体倾斜的情况,进而避免了人员受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
背景技术
不粘锅即做饭不会粘锅底的锅,是因为锅底采用了不粘涂层,常见的、不粘性能最好的有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
由于特氟龙涂层在进行锅体喷涂的过程中,无法完全覆盖聚整个锅体,在烹煮酸性食物的同时,暴露在外的锅体会与酸性食物发生反应,使得制成锅体的金属材料出现膨胀,从而将特氟龙涂层涨开,导致涂层大面积的脱落,同时特氟龙涂层只能达到不粘的效果,无法很好的附着在锅体上,再炒菜的过程中通过铁铲的作用,会将特氟龙涂层从锅体的外表面刮下来。而陶瓷涂层的性能稳定,但也无法很好的附着在锅体上,再炒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并且传统的铝锅在灶台上烹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锅体倾斜的情况,使得烹煮的食物从锅里倒出,容易造成人员受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包括铝制锅体,所述铝制锅体的内表面安装有陶晶内胆,所述铝制锅体和陶晶内胆底部的中间位置通过卡孔安装有导热金属板,所述铝制锅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锅柄,所述锅柄外表面远离铝制锅体的一侧安装有耐高温防护手柄,所述铝制锅体的顶部安装有锅盖,所述锅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过锅盖帽。
优选的,所述铝制锅体和陶晶内胆上卡孔的尺寸和导热金属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铝制锅体外表面底部的两侧和两端均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铝制锅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铝制锅体上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锅柄靠近铝制锅体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锅柄上的螺栓与连接块上的螺纹孔之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柄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耐高温防护手柄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锅柄上的固定孔的开设位置与耐高温防护手柄上通孔的开设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锅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锅盖帽通过安装孔与锅盖之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盖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排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在铝制锅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陶晶内胆,由于陶晶内胆与传统的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性质不同,因为传统的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与锅体不嵌合,在烹煮几次后,就无法达到不粘的效果,而陶晶内胆解决了两种材料结合难、材料不嵌合的问题,使得铝锅在不进行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不粘的效果,并且不用担心铝锅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粘性下降。
2、该导热性强且便于清洗的铝锅,通过在铝制锅体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再进行烹煮的过程中,通过铝制锅体上的凹槽和灶台上的支架相互配合,避免铝锅在进行烹煮的过程中出现锅体倾斜的情况,进而避免了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制锅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厨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厨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2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