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31869.5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居永明;居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永明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51/10 | 分类号: | F16D51/10;F16D65/09;F16D65/10;F16D65/827 |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铄 |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车 隔热 型毂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涉及电动车毂刹技术领域,包括轮胎和轮毂,轮毂上安装有轮胎,轮毂内安装有转向柱,且转向柱的两端通过轴承对称活动连接有T型抵块,两个T型抵块的相对侧对称固定有第一弹簧,两个T型抵块的相对侧对称固定有铜柱,且位于铜柱上滑动连接有循环气流机构;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刹车片两端厚中间薄的设计,使得刹车片在于轮毂接触时,刹车片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均匀,避免了和传统刹车片一样,一个刹车片上的一侧磨损严重,另一侧磨损较轻,造成电动车刹车时摩擦产热不均,轮毂或其他零部件产生微弱变形,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毂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
背景技术
毂刹的制动原理是在制动毂中拉动或推动制动毂使其两边的蹄块紧贴车轮内壁,实现制动效果。车轮是向前滚动的,向前的滚动力会反向作用于刹车毂,随着刹车毂和车轮内部全面接触,刹车力会瞬间变大,刹车效果明显。
传统的电动车轮毂如图1所示,采用的是半弧形刹车片,此类半弧形刹车片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但由于电动车刹车时,轮毂上的受力面积不平等,导致电动车在刹车时,低块上的刹车片磨损不一,两头磨损严重,同时电动车长时间骑行时,由于不断刹车,导致轮毂上的温度过高,造成刹车片从固定板上脱落,影响电动车的制动效果,威胁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动车毂刹时轮毂内温度过高和轮毂与刹车片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隔热型毂刹装置,包括轮胎和轮毂,所述轮毂上安装有轮胎,所述轮毂内安装有转向柱,且转向柱的两端通过轴承对称活动连接有T型抵块,两个所述T型抵块的相对侧对称固定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T型抵块的相对侧对称固定有铜柱,且位于铜柱上滑动连接有循环气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气流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气体交换孔、限位块、第二壳体和第二气体交换孔,所述第一壳体内通过点焊固定有第二壳体,且位于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气体交换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二气体交换孔的两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气体交换孔。
进一步的,所述铜柱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一端通过粘连固定有橡胶块,所述铜柱上且位于第二壳体与橡胶块的相对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通过粘连与橡胶块的一侧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铜柱上且位于第一壳体与T型抵块的相对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鼓风膜,且位于鼓风膜上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鼓风膜内且位于铜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T型抵块的靠近轮毂的一侧通过粘连固定有刹车片,且刹车片的两端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质为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先通过刹车片两端厚中间薄的设计,使得刹车片在于轮毂接触时,刹车片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均匀,避免了和传统刹车片一样,一个刹车片上的一侧磨损严重,另一侧磨损较轻,造成电动车刹车时摩擦产热不均,轮毂或其他零部件产生微弱变形,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
2、再通过T型抵块和铜柱将刹车片与轮毂之间产生的热能传至给循环气流机构,使得循环气流机构随着电动车刹车产生的惯性在铜柱上左右移动,橡胶柱鼓动第二壳体内的空气和加速毂腔中气流的交换,起到对毂腔降温的作用,避免由于刹车片与轮毂连续摩擦产热在毂腔中散热效率较慢,影响其他零部件的正常工作。
3、最后通过第一壳体撞击铜柱上的鼓风膜,同样加速T型抵块上热量的散失,配合循环气流机构的使用,使得轮毂内空气流动性更好,加速轮毂与刹车片产热的散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永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永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1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