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31816.3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冷志坚;戴志兵;钟竹平;农方涛;毋文涛;安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架桥 机后支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机构,包括O型主体,O型主体的下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组件和行走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支撑下横梁的顶升油缸,行走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外侧,包括对称设置在下横梁两侧的牛腿和行走轮箱,行走轮箱固定在牛腿的底部,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球形铰支座。通过在竖直方向将支撑组件、行走组件与下横梁并排重叠,大大节省竖向高度空间,降低了后支腿下横梁上盖板离地面的高度,结构布置合理,从而有效降低了架桥机和运梁车的喂梁高度。另外,行走轮箱上部通过球形铰支座与牛腿相连,使行走轮时对梁面平整度、桥面曲线,以及纵横坡适应性更强,进一步增加行走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机构。
背景技术
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是架桥机主承重支腿和行走过跨的驱动支腿,现有铁路架桥机后支腿行走机构和顶升机构都是并排布置在O型腿下横梁底板下部,行走时油缸收缩行走轮落到轨道上,后支腿行走轮驱动整机向前过跨行走,行走轨道靠人工进行搬运或依靠简易工具进行拖拉。通过对现有架桥机后支腿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架桥机后支腿结构形式难以满足40m/1000t箱梁的运架要求,行走轮布置在O型腿下横梁下方,大大高于40m/1000t过隧运梁车喂梁高度要求,过隧困难;
2)后支腿行走轮压大,行走轮箱与后支腿刚性连接,对桥面不平度、纵横向坡度适应性差,常常对一侧轨道行程偏载,压断轨道现象时有发生;
3)行走轨道依靠工人利用简易钢丝绳拖拉工具进行拖拉,工人劳动强度大,且钢丝绳拉断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机构,有效降低架桥机的设计高度,满足运梁车过隧要求,提高车轮对轨道适应性,提高后支腿行走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架桥机后支腿机构,包括O型主体,所述O型主体的下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组件和行走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支撑所述下横梁的顶升油缸,以及固定在所述顶升油缸底端的弧形垫板,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外侧,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两侧的牛腿和行走轮箱,所述行走轮箱固定在所述牛腿的底部,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球形铰支座。
在上述后支腿机构中,通过将顶升油缸固定在下横梁内部,将行走轮箱通过牛腿结构对称固定在下横梁的前、后,在竖直方向,利用支撑组件、行走组件与下横梁并排重叠布置,大大节省竖向高度空间,降低了后支腿下横梁上盖板离地面的高度,结构布置合理,从而有效降低了架桥机和运梁车的喂梁高度,能够满足低位运梁车喂梁需求,有利于架桥机驮运过隧,特别是针对40m/1000t箱梁的运架设备。另外,行走轮箱上部通过球形铰支座与牛腿相连,允许二者有一定的倾角,使行走轮时对梁面平整度、桥面曲线,以及纵横坡适应性更强,进一步增加行走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后支腿机构的改进,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行走轨道,以及驱动所述行走轨道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牛腿的端部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挂座,所述挂座竖直布置,且底端与所述行走轨道相互嵌合滑动挂接,所述行走轨道与所述行走轮箱的车轮底部滑动接触。通过支架和挂座,将行走轨道水平悬挂在行走轮箱的底部,当需要移动整个后支腿时,先自动抬起并移动行走轨道,再放下行走轨道,利用行走轮箱在行走轨道上带着后支腿移动,无需人为搬运或拖拉轨道,行走效率高,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此外还能避免由于拖拉轨道钢丝绳断绳的伤人事故发生,提高架桥机过跨行走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后支腿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固定在所述下横梁的上盖板上,所述钢丝绳的中部缠绕在所述卷扬机上,且两端分别引出与所述行走轨道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卷扬机在行走轨道的两端分别抽、拉钢丝绳,可实现行走轨道的自动平移,进而配合顶升油缸的支撑动作,巧妙实现架桥机后支腿的自动行走,自动化程度、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1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量可调的叉车用配重块铸件
- 下一篇:一种大型发动机线束安装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