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用防裂抗渗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6893.1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0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俊;惠海鹏;郑剑雷;宁坤坤;罗石磊;彭湘;顾金涛;苏明超;刘坤;王浩;勾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吴尧晓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站 用防裂抗渗 混凝土 塌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用防裂抗渗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其上的塌落度桶,所述底板的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地脚将底板调整成水平状态,通过水平仪进行判断,然后将混凝土倒入塌落度桶中并振捣密实,此时将测量板搭在塌落度桶上端,读取测量板对应刻度线上的读数并记录,然后将塌落度桶向上滑动并置于一侧,然后利用测量板的底面与坍塌后的混凝土最高点接触,再读取刻度线上对应的读数,两个读数的差值即为坍塌度,该装置整体性较好,方便运输管理,而且无论所处底面是否平整均可实现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而且读数方便,可快速测量坍塌度,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用防裂抗渗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道路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及噪声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问题愈发被人们关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地下车站为典型代表的地下现浇混凝+结构长期以来存在的开裂渗漏问题,不仅影响车站日常运营使用,也会降低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则是结构开裂渗漏的关键原因,在混凝土收缩开裂检测过程中,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现有的塌落度检测设备整体性较差,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负责固定测量板,另一个人用卷尺进行测量,准确性较差,测量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用防裂抗渗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站用防裂抗渗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其上的塌落度桶,所述底板的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柱,两个立柱上端通过连接座连接,其中一个立柱上滑动套接有可转动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塌落度桶连接,另一个立柱上滑动套接有用于测量混凝土高度的测量板,测量板可绕立柱转动。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可可调节高度的地脚。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安装有水平仪。
优选地,与测量板连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塌落度桶呈圆锥形,且顶部端面为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地脚将底板调整成水平状态,通过水平仪进行判断,然后将混凝土倒入塌落度桶中并振捣密实,此时将测量板搭在塌落度桶上端,读取测量板对应刻度线上的读数并记录,然后将塌落度桶向上滑动并置于一侧,然后利用测量板的底面与坍塌后的混凝土最高点接触,再读取刻度线上对应的读数,两个读数的差值即为坍塌度,该装置整体性较好,方便运输管理,而且无论所处底面是否平整均可实现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而且读数方便,可快速测量坍塌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中:底板1、塌落度桶2、连接杆3、立柱4、连接座5、水平仪6、测量板7、刻度线8、地脚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6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