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4380.7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杨;曹坤;段越伟;谢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天杨 |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F16M11/14;F16M1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0111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勘察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包括支撑杆,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固定台,所述支撑固定台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球,所述角度调节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硬质固定杆,所述支撑固定台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角度调节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角度调节球、第一伸缩杆,实现可以避免地形条件对装置安装的影响,达到容易调平的目的,通过设计连接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实现在对仪器的安装实现辅助,避免出现安装困难情况的发生,通过设计硬质固定杆与限位环,实现对装置的角度进行固定,避免产生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变,特别在我们生活上,因为电的使用,我们无论在生活上电器的使用还是工业生产上都缺少不了电的使用,而电力工程包括电能的生产、运送和分别,而通过电力工程勘察则可以确保各个缓解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我们的安全用电。
1、目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在安装时会产生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2、目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在携带时,在使用时,受到地面的影响,造成装置调平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勘察支架,包括支撑杆,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固定台,所述支撑固定台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球,所述角度调节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硬质固定杆,所述支撑固定台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所述角度调节球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型支撑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硬质固定杆为锥形,所述硬质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固定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环与支撑固定台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与硬质固定杆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口的直径是连杆、硬质固定杆的2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杆的重心与硬质固定杆的重心与位于一条直线且与地面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天杨,未经高天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4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检修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医用消毒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