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64280.8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周;王弼来;张娜娟;张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40;B29C45/26;B29L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塑料 盖子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包括呈左右相对设置的动模座、定模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动模座朝向定模座一侧且分别靠近上下壁的上垫脚、下垫脚。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组件以及机床上的打杆部分驱动联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脱模组件运动,达到旋转脱模以及合模的动作,纯机械结构故障率低,而且调试非常方便,在动模板上设置气管接头以及气道,当旋转脱模结束后,大部分产品会自动脱落,小部分产产品存在防滑齿卡在防滑齿成型槽内而挂在动模板侧壁,此时,通过气管接头接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顺着气道进入动模板内侧,并通过镶件孔与动模镶件之间的间隙吹向产品,将产品吹落,实现辅助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带有内螺纹产品的脱模结构一般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强行脱模,螺纹的牙型车成圆弧的,脱模时用脱模板强行脱出,这种方法只能用于PP等软料以及螺纹高度不高的情况,否者直接会将螺纹拉坏;第二种形式是散公芯法,螺纹的公芯由几件镶件拼接组成,中间一件为楔型芯,脱模时模具结构使该楔型芯抽掉,其余有牙型的公芯件向中移动,避开了牙型与塑料件的拉扣,使塑料件容易脱模,该结构较为复杂,且多件镶件之间容易产生飞边造成螺纹质量不佳,第三种形式,旋转脱模,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开模时塑料件外圆有止转结构,镶件利用马达驱动旋转而脱出,相比较前两种方法,旋转脱模结构合理,容易实现,螺纹质量好。
但是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发现,马达使用中非常容易过热,特别是处于注塑这种高温环境中,导致故障率非常高,经常发生失效而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内螺纹的塑料盖子注塑模具,包括呈左右相对设置的动模座、定模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动模座朝向定模座一侧且分别靠近上下壁的上垫脚、下垫脚,所述上垫脚、下垫脚远离动模座的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动垫板、动夹板及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内壁设置有镶件孔,所述动模板远离动夹板的一侧且位于镶件孔的口部设置有防滑齿成型槽;设置在动模座、动模板之间用于脱模的脱模组件以及用于带动脱模组件运动的联动组件;设置在动模板上的辅助出料结构;依次固定连接在定模座朝向动模座一侧的定垫板、定模板;设置在动模板、定模板之间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组件;设置在定模板、定模座上壁用于驱动联动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脱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圆柱齿轮、第三转轴、第三圆柱齿轮、内嵌螺纹套,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动模座与动垫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动模座的一端外壁依次贯穿动垫板、动夹板,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外壁且位于动垫板和动夹板之间,所述第三转轴滑动连接在动垫板内壁且位于第一转轴外侧,所述内嵌螺纹套固定连接在动夹板内壁,所述第三转轴远离动垫板的一端外壁与内嵌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远离动垫板的端部贯穿内嵌螺纹套至动夹板内侧,所述第三圆柱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外壁且位于动垫板和动夹板之间,所述第三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圆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锥齿轮、齿条以及两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上垫脚、下垫脚之间且两端外壁分别贯穿上垫脚和下垫脚内壁后延伸至两端,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伸出上垫脚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且位于上垫脚、下垫脚之间,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外壁且位于动模座与动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相互啮合,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垫脚、动垫板的上壁,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一固定座内壁且两端分别贯穿两组第一固定座内壁至两侧,所述齿条位于两组第一固定座之间的前壁与第一圆柱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4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临边防护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