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12367.0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华 |
| 主分类号: | F26B13/08 | 分类号: | F26B13/08;F26B21/00;F26B25/00;F26B25/02;B65H23/26;B65H23/038 |
| 代理公司: |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3 | 代理人: | 王高明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烘染 布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属于布匹烘染装置领域,包括若干用于传送张紧布匹的导向辊筒,相邻的导向辊筒错位的高低设置,布匹张紧在导向辊筒上输送,所述布匹的左右两侧设有横向张紧组件,横向张紧组件包括位于布匹上下两侧且相配合的两张紧轮,所述布匹夹在两张紧轮之间,张紧轮的轴心线与布匹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张紧轮由布匹带动转动,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通过摩檫力将布匹向两侧横向张拉。当布匹在向前输送时,布匹带动张紧轮滚动,张紧轮对布匹具有一个向外侧的分力,使得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能通过摩擦力将布匹向两侧横向张拉,有效避免布匹向中间收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匹烘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匹烘染技术是先将布匹放入上色槽内的颜料中上色,将上完色的布匹送入烘干室内烘干,使颜料完全附着在布匹上。
常见的烘染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10765916U的一种连续式内衣织带染色机的烘干上色装置,它内部设有隔绝板,隔绝板将其分隔为烘干腔和上色腔,隔绝板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烘干腔和上色腔,所述烘干腔顶部设有吸气机构,烘干腔侧壁上设有织带入口,上色腔侧壁上设有织带出口,所述烘干腔设有若干滚筒,滚筒上下分层,且滚筒将织带张紧,烘干腔内设有若干平行的分隔杆,各分隔杆穿插在隔绝板和烘干腔腔壁上,且分隔杆前后朝向垂直于滚筒朝向,所述上色腔内设有燃烧室和上色槽,燃烧室设于上色槽下方,上色槽内设有若干滚筒,滚筒张紧织带,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加热一侧隔绝板并对烘干腔热传导,燃烧室另一侧设有蓄水池,燃烧室加热蓄水池产生蒸汽,蓄水池水位上方设有蒸汽孔,蒸汽孔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至烘干腔所在滚筒的轴心,输送管道贯穿滚筒。
湿的布匹在通过导向辊筒输送的过程中,布匹的两侧会向中间收缩而起褶皱,使布匹不平整,并且布匹的两侧不齐,现有的方式是在布匹两侧的输送带上设置张紧用的齿,在输送过程中齿插入布匹的两侧,使布匹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向中间收缩,但是,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齿仅适合水平平稳输送的布匹,无法使用在张紧在错位的高低设置的导向辊筒上的布匹上,没有一个很好的张紧装置能使上下输送的布匹两侧张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烘染布匹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传送张紧布匹的导向辊筒,相邻的导向辊筒错位的高低设置,布匹张紧在导向辊筒上输送,所述布匹的左右两侧设有横向张紧组件,横向张紧组件包括位于布匹上下两侧且相配合的两张紧轮,所述布匹夹在两张紧轮之间,张紧轮的轴心线与布匹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张紧轮由布匹带动转动,两侧的横向张紧组件通过摩檫力将布匹向两侧横向张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张紧在相邻两导向辊筒上的布匹单侧设有两横向张紧组件,两横向张紧组件高低设置,并且两横向张紧组件分别夹在布匹上下两端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两张紧轮弹性夹合在布匹的上下两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横向张紧组件还包括支架,单个张紧轮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支架上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沿滑轨滑动的滑块,张紧轮固定联接在滑块上,张紧轮随滑块滑动靠近或远离布匹,设有弹性件驱动滑块滑动使张紧轮触压在布匹的表面上,布匹上下两侧的张紧轮将布匹弹性夹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张紧轮为胶轮或包胶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支架安装在热力源上,热力源固定在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上,所述导向辊筒安装在中层机架上,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能相对中层机架上下移动,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闭合形成加热腔,导向辊筒位于加热腔内,两张紧轮分别随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向中间移动夹合在布匹的上下面上,所述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打开使导向辊筒露出,热力源带动张紧轮随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向上下两侧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华,未经潘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2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向盘和车辆
- 下一篇:降尘环保手持砂轮打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