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耕地种植使用的害虫防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3248.1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友海;李含章;陈又义;黄俊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友海;李含章;陈又义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469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耕地 种植 使用 害虫 防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农业耕地种植使用的害虫防治设备,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翘板,所述翘板底端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和横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运动板、齿牙和齿轮,由于驱动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和齿轮发生转动,此时齿轮的外表面将与齿牙处于啮合状态,从而带动活动块在凹槽的内部向右运动,使得运动块向右运动时更加稳定,当运动块和运动板向右运动时,将会通过连接杆对横块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翘板以固定块为转动点,从而使翘板的右端向上转动,此时储液罐本体整体发生倾斜,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储液罐本体底部的药液进行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耕地种植使用的害虫防治设备。
背景技术
害虫防治防治虫害是各地种植者始终面临的挑战,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此外,害虫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目前,企业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害虫的侵扰,因此工作人员通常会使用到害虫防治设备,通过对农作物进行药液喷洒,从而降低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然而一般的药液喷洒装置在对农作物进行喷洒作业时,由于储液罐通常是固定方式安装,其底部的药液无法被充分抽取利用,从而造成储液罐底部药液的浪费,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一般的药液喷洒装置在对农作物进行作业时,通常使用喷头来进行药液的喷洒,然而一般喷头的喷孔通常采用固定的尺寸,缺乏可以调节喷孔大小的结构,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对不同农作物进行药液喷洒时,无法根据工作人员的需求进行调节喷量的大小,进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耕地种植使用的害虫防治设备,具有药液利用率高和药液喷量调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耕地种植使用的害虫防治设备,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翘板,所述翘板底端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和横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铰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盘的内腔底部,所述横块的内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翘板并延伸至底盘的内部且铰接有运动块,所述底盘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运动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凹槽内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与凹槽活动连接,由于活动块的设计,可以对运动块的运动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使得运动块在底盘的内部向右运动时更加稳定,所述底盘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运动块正下方的矩形槽,所述运动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矩形槽内部的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齿牙,所述底盘内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矩形槽内部的齿轮,所述齿轮的右端与矩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齿轮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齿牙相适配的环齿,由于驱动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和齿轮发生转动,从而通过齿牙带动运动块向右运动,使得翘板的右端向上转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储液罐本体内部残留的药液进行充分的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罐本体,所述储液罐本体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密封盖,由于密封盖的设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密封盖,使其从储液罐本体的顶部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储液罐本体内部的药液进行添加,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储液罐本体左侧的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罐本体左端的底部相通,所述水泵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由于水泵本体的运行,将会通过进水软管抽取储液罐本体内部的药液,再由竖块将药液排出,最终通过喷头喷洒在农作物的表面,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农作物进行药液喷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友海;李含章;陈又义,未经郭友海;李含章;陈又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3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