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0695.3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48;H01Q1/50;H01Q1/27;H01Q1/36;H01Q1/3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综合保税区玉清东街以南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装置 智能 穿戴 设备 | ||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铜介质板,其在介质板上形成连续片状的覆铜区;
金属边框,其在所述覆铜区的外围环绕一圈,并与覆铜区的外围形成间隙;
馈电点,其连接或直接形成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并与所述覆铜区相间隔;
接地点,其连接或直接形成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并通过电容连接所述覆铜区;
其中,所述金属边框相对于所述馈电点和接地点形成两段,其中一段金属边框的长度根据天线装置所需的工作频段确定,另外一段金属边框的长度根据所述工作频段的带宽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均匀环绕在所述覆铜区的外周与所述金属边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在2mm~2.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点采用在所述介质板上铺铜的方式形成,且位于所述间隙内,连接所述金属边框;
所述金属边框为闭合的铜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边框与覆铜介质板的覆铜区之间还连接有一电感,所述电感与所述电容并联,形成LC谐振电路,用于拓展所述天线装置的工作频段。
6.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外壳和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在所述PCB板上布设有电子线路,所述电子线路包括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包括多层,其中一层铺设有连续片状的覆铜区,形成地层;
在所述外壳上布设有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与所述覆铜区形成间隙;
所述金属边框形成天线的辐射体,所述天线的馈电点连接或直接形成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并与所述覆铜区相间隔,且所述馈电点连通所述射频电路;所述天线的接地点连接或直接形成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并通过电容连接所述覆铜区;
其中,所述金属边框相对于所述馈电点和接地点形成两段,其中一段金属边框的长度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所要求的天线工作频段确定,另外一段金属边框的长度用于调节所述天线工作频段的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边框与所述外壳的形状相适配,环绕所述外壳的外周边布设;
所述覆铜区的形状与所述金属边框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间隙均匀环绕在所述覆铜区的外周与所述金属边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在2mm~2.5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以FR4介质板为基板,顶面布设所述电子线路,底面铺铜形成所述地层;所述馈电点采用在所述PCB板的顶面铺铜的方式形成,通过金属弹片连通所述金属边框;
所述金属边框为闭合的铜框。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CB板上还布设有电感,连接在所述金属边框与所述覆铜区之间,所述电感与所述电容并联,形成LC谐振电路,用于拓展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06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