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3478.9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元;高明;邱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志超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驾驶 挂牵 车载 设备 检测 机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包括柜体,柜体设于车体后座卧铺区域;柜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并将所述柜体分隔为至少一个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内设有计算平台、网络模块、逆变器、供电模块以及不间断电源;其中,供电模块与计算平台、网络模块相耦接,不间断电源与逆变器和供电模块相耦接,计算平台与车体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对车体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式,将计算平台、网络模块、逆变器、供电模块以及不间断电源集成在柜体内,减少对于车体内占用的空间,提高车体内空间利用率,进而车体内具备更多的操作人员的空间,便于操作人员对柜体进行检查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
背景技术
半挂牵引车智能驾驶车辆开发阶段测试时,需要采用高算力的工业计算机、UPS电源及逆变器等体积较大的设备。商用车智能驾驶测试属于新兴的领域,目前车内测试设备布置受到空间等制约,没有形成行业内可借鉴的、合理的布置方案,因额外增加的测试设备带来影响测试安全及乘员舒适性等一系列问题。因半挂牵引车内部空间有限,一般的布置方式都是将车辆卧铺拆除后进行平铺布置。
如此设置,使得车体空间利用率不高,部件裸露在外带来的噪音会比较大,测试人员长期乘坐易造成腰肌劳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设备放置不规范而造成车体空间利用率低且不利于测试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包括:柜体,设于车体后座卧铺区域;
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并将所述柜体分隔为至少一个放置空间;
所述放置空间内设有计算平台、网络模块、逆变器、供电模块以及不间断电源;其中,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计算平台、所述网络模块相耦接,所述不间断电源与所述逆变器和所述供电模块相耦接,所述计算平台与车体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对所述车体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放置空间包括放置所述计算平台的第一放置空间、所述网络模块的第二放置空间、放置所述逆变器的第三放置空间、放置所述供电模块的第四放置空间以及放置所述不间断电源的第五放置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第一放置空间、所述第二放置空间、所述第三放置空间、所述第四放置空间以及所述第五放置空间之间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第一放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二放置空间上方,所述第三放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二放置空间下方,所述第四放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三放置空间下方,所述第五放置空间位于所述第四放置空间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
所述第一放置空间与所述第二放置空间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放置空间与所述第三放置空间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放置空间与所述第四放置空间之间设有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四放置空间与所述第五放置空间之间设有所述第四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计算平台上设有信号传输端口,用于与所述车体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网络模块一端连接外部网线,另一端连接所述计算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驾驶半挂牵引车的车载设备检测机柜,所述计算平台、所述网络模块、所述逆变器、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不间断电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对应一个所述放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3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力U型抱箍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