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9305.1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3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严渊达;胡晨;林文灿;陈富光;娄嘉骏;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5/14 | 分类号: | G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昊辰 |
| 地址: | 31503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凝结 水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包括钢化玻璃、塑料罩及电子模块,所述塑料罩具有空腔且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所述塑料罩的下开口端固定在所述钢化玻璃下表面上,所述塑料罩与所述钢化玻璃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子模块的内腔,所述塑料罩的下开口端与所述钢化玻璃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塑料罩的上开口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穿线孔,所述挡板上表面覆盖有胶水层。解决了因钢化玻璃内表面发生冷凝造成肉眼无法采集和读取数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
背景技术
目前,水表行业内对电子元器件防水密封采用的是直接胶水灌封或盒体封装,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该工艺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个别电子元器件无法直接使用灌胶工艺,为方便读取测量数据只能采用透明塑料盒体封装。但水表大多是户外使用设备,直接接受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透明塑料封盒是无法直接暴露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因此表面需要用钢化玻璃进行隔离保护。但由于自然环境昼夜温差大的变化,钢化玻璃的良好导热性会产生水凝现象,直接导致肉眼无法透过玻璃进行数据采集读取,影响水表设备的使用及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解决因钢化玻璃内表面发生冷凝造成肉眼无法采集和读取数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包括钢化玻璃、塑料罩及电子模块,所述塑料罩具有空腔且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所述塑料罩的下开口端固定在所述钢化玻璃下表面上,所述塑料罩与所述钢化玻璃围合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子模块的内腔,所述塑料罩的下开口端与所述钢化玻璃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塑料罩的上开口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穿线孔,所述挡板上表面覆盖有胶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上的凹槽及设置在所述塑料罩的下开口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灌封有胶水以将所述塑料罩和钢化玻璃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罩的内壁设有台阶,所述电子模块顶部抵持在所述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下延伸出边沿,所述边沿的外壁与所述塑料罩的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所述台阶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电子模块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圆形,所述底板周向均匀设有三个所述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为长条形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结构和胶水层的双层密封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阻断了外界高湿气体的进入,保证内腔与外界无空气交流,防冷凝效果明显。解决了因钢化玻璃内表面发生冷凝造成肉眼无法读取数据的问题,省去密封件的安装步骤,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提高产品密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凝结构的水表的分解图;
图中:1、钢化玻璃;11、凹槽;2、塑料罩;20、连接部;21、台阶;22、第一定位孔;3、电子模块;31、第二定位孔;4、挡板;41、穿线孔;42、定位柱;43、边沿;5、胶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9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