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81337.5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1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龙;弓跃光;梁爽;满强;李鑫;田俊鹏;李智博;薛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R19/42;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防护 装置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及车辆。碰撞防护装置包括主梁、吸能模块和固定座,主梁和吸能模块连接成一体结构;固定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安装腔;主梁的端部与固定座连接,并位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腔壁用于限制主梁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碰撞防护装置,既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和骨架实现很强的刚性连接,能够对车辆的内部结构提供有效保护,同时还具有更加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被广泛的应用。新能源车辆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现有技术中车辆的中部或尾部安装有动力电池或油箱,但是对于动力电池或油箱的保护可靠性差,当车辆发生侧碰时,动力电池或油箱受外部物体碰撞容易造成损坏,甚至发生爆炸、起火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防护装置,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对于动力电池或油箱的保护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包括,
主梁和吸能模块,所述主梁和所述吸能模块连接成一体结构;
固定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安装腔;
所述主梁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用于限制所述主梁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下侧。
可选地,所述主梁与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外壁和第一加强板,所述外壁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
所述外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端部用于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个边与所述外壁连接,另一个边用于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和两个所述外壁连接呈U型槽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外壁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壁与第二侧壁连接,一个所述外壁与第一侧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梁和所述吸能模块粘结和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碰撞防护装置,主梁和吸能模块连接成一体结构,既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和骨架实现很强的刚性连接,能够对车辆的内部结构提供有效保护。固定座的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车辆连接,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安装腔,由于主梁的端部位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腔壁具有限制主梁移动的作用,安装腔的腔壁可以防止主梁向远离车辆的方向移动或朝向车辆的内部移动而损坏车辆或是损坏车辆的内部结构,因此,碰撞防护装置还具有更加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车辆对于动力电池或油箱的保护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侧面设有上述的碰撞防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1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门板
- 下一篇:一种微型导向的结扎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