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加工使用的烘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72519.6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庄夫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显天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17/28;F26B21/00;F26B23/00;F26B25/02;F26B25/18;B07B1/4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 地址: | 516399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塑料 加工 使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塑料加工使用的烘料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活动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套接有打板、第一滤斗和热源壳,所述第一滤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集水器,所述热源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转轴、打板和第一滤斗等结构可以实现烘料效果好的功能,通过设置有打板,高速旋转可拍打进料斗落下的湿原料颗粒进行初步排水,通过以上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湿原料颗粒进行阶段式分层烘料,从而将大的堆料分割成许多小料,多次烘料,具有烘料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塑料加工使用的烘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是用于工程中替代金属制造机器部件得一种材料,具有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以及耐热性好得优点,可在苛刻得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但是产量较小。
在对现有的工程塑料生产加工中,最开始的原料都需要进行破碎以及清理,防止后续加工中出现杂质影响品质,现有的清理多为水洗,这会导致一些原料内部吸水膨胀以及外部沾水,所以需要进行烘料,现有的烘料设备多为单一的风烘或者热烘,这会导致原料堆内部的材料不易被烘到,烘料效果差。
另外现有的烘料设备,多为一体式焊接结构,使得在烘料完成后,对机器内部清理需要进行高压水冲,但是由于内部结构复杂,使得清理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塑料加工使用的烘料装置,具有烘料效果好和易清理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塑料加工使用的烘料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活动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套接有打板、第一滤斗和热源壳,所述第一滤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集水器,所述热源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斗,所述第二滤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料器,所述外壳下端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热源控制器和风机,所述热源控制器的内部固定连通有通电线管,所述通电线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热源棒,所述外壳内部的下端活动套接有集料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顶端中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斗和出气口,所述热源棒底端中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集料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器的外形为圆环状且向内侧为圆润过渡,所述集水器的内部开设有环状槽,集水器表面的开孔直径值为干原料颗粒直径值的三分之一,第一滤斗表面的开孔直径值为干原料颗粒直径值的一点二倍,集水器表面的贯穿孔在进水的同时防止原料进入到集水器内,环状槽的上沿口与第一滤斗底端下沿口齐平,从而可以对来自第一滤斗表面下落的水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外形为外侧圆角的矩形,所述上盖的总长度值为外壳内部的内径值的七分之六,圆角处理使得打板在高速转动时,上表面可能粘附的湿原料颗粒被甩到前端然后可以掉落,打板可在原料颗粒堆积之后对上层进行简单的搅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滤斗上端的最大直径值与外壳内部的内径值相等,所述第二滤斗上端开设的贯穿孔的直径值为下端直径值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滤斗下端贯穿孔直径值为干原料颗粒直径值的一点一倍,第二滤斗上端开设的贯穿孔,不穿过任何干湿原料颗粒,仅作为通风作用,辅助烘料,且分料器和集料斗外表面的贯穿孔直径值和作用均与第二滤斗上端的贯穿孔一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和通电线管的外形相同,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底部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线管的上端与热源棒中部左端固定连通,所述热源棒并不与热源壳相接触,通电线管和固定管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截面,有助于热源棒的稳定,热源棒和热源壳不接触是为了防止直接的高温接触对热源壳产生损害,两者之间的空气起到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显天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显天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2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