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肋骨复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8520.0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90/6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罗继亮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肋骨 复位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肋骨复位器,包括夹钳、连接杆、万向球以及可升降架;夹钳设置于连接杆的下端,且夹钳的夹持端朝下布置;连接杆的上端通过万向球与可升降架连接。其结构简单,布局巧妙,且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所需的力度小,有利于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使其手臂不易酸痛,且不易使夹钳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有利于提高夹钳的运动精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发生操作不当的现象,进而有利于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肋骨复位器。
背景技术
肋骨发生骨折时,其断端通常呈错位形态,目前通常保守治疗或采用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其中,保守治疗通常采用环绕式固定胸带对断端进行固定,目前的固定胸带仅起到固定作用,无法实现对错位的断骨的有效复位,使得两肋骨断端对正偏差较大,从而导致预后不好,严重的需要二期手术矫形,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而采用手术治疗时,需要将断骨外表的皮肉组织切开,再通过夹钳夹持住断骨,并通过外力迫使断骨进行复位,复位后再通过爪形肋骨接骨板进行固定。
但是,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臂没有合适的支撑点,使得采用夹钳夹持断骨进行复位的难度极大,操作不当时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患者在麻药过后的痛感,延长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期限;另外,手术耗时长,使得医务人员的手臂酸痛,体力消耗大,容易对下一次手术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肋骨复位器,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操作方便,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手臂更加轻松地进行操作,有利于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且对患者的伤害较小的肋骨复位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肋骨复位器,包括夹钳、连接杆、万向球以及可升降架;所述夹钳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且所述夹钳的夹持端朝下布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所述万向球与所述可升降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钳包括两个夹钳本体,所述夹钳本体包括手柄、连接臂以及弧形结构的夹持部,所述手柄的下端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夹持部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臂相互交叉的铰接于所述连接杆下端,且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内环面相向设置。其优点是:通过握持住两个所述手柄,即可操作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张开以及合拢,以便进行夹持操作;而且,弧形结构的所述夹持部,有利于提高夹持住断骨的稳定性,以避免夹持过程中使断骨发生脱落。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弧形爪,多个所述弧形爪沿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所述弧形爪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臂上。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夹持部与断骨之间的接触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夹持住断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所述夹持部与断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所述手柄的内弧面相向设置。其优点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握持的手感,以便提高操作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与手掌之间的接触面积,得以避免所述手柄从手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沿所述夹持部的轴向两侧均设有弧形结构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用于支撑手部的支撑区域。其优点是:在所述支撑区域的作用下,得以有效地对医务人员的手部进行支撑以及限位,进一步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未经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镜探头
- 下一篇:一种具有流量分段调节结构的轧辊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