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捷变频收发器的MIMO无线收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04915.0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谢树平;王萌;孙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科诺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赵朕毅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频 收发 mimo 无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捷变频收发器的MIMO无线收发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基带信息的第一FPGA单元、用于对外通信的第二FPGA单元、至少三个用于将射频数据和基带数据互相转换的捷变频收发器,所述捷变频收发器的基带数据收发侧通过第一FPGA单元和第二FPGA单元连接,所述捷变频收发器的参数配置接口与第一FPGA单元的SPI接口连接,还包括天线,捷变频收发器和天线之间设有用于通道选择的射频开关,第一FPGA单元控制射频开关切换天线与捷变频收发器的接收器的数据传输通道或者天线与捷变频收发器的发送器的数据传输通道。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体积,多通道的无线收发资源更多,同时降低了整体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捷变频收发器的MIMO无线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领域愈来愈趋向于小尺寸、低功耗、高速以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基于超外差架构的无线平台系统已经开始满足不了当今无线通信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需要在原有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软件无线电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即多入多出技术,现有的解决方案包括:
1.使用离散器件方式搭建MIMO系统,离散器件包括射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AD、DA、及滤波器等等,缺点十分明显,由于整体方案由离散器件搭建,器件种类和数量偏多,PCB布局面积变大,增加了成本,再者,这种方案整体功耗偏大,软件开发较为复杂;
2.采用高中频架构的单芯片解决方案。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AD、DA要求的速率更高,更高的速率意味着功耗的增加和硬件开发难度增加。高中频系统平台的适用性不强,不同频段需要设置不同的滤波器。
捷变频收发器集射频前端与灵活的基带部分为一体,集成频率合成器,提供可配置数字接口,从而简化设计导入,可方便快捷实现全波道模拟,但目前暂没有将捷变频收发器应用于MIMO无线收发系统的成熟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捷变频收发器的MIMO无线收发系统,减小了体积,具有更多资源实现更多通道的无线收发,同时降低了整体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捷变频收发器的MIMO无线收发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基带信息的第一FPGA单元、用于对外通信的第二FPGA单元、至少三个用于将射频数据和基带数据互相转换的捷变频收发器,所述捷变频收发器的基带数据收发侧通过第一FPGA单元和第二FPGA单元连接,所述捷变频收发器的参数配置接口与第一FPGA单元的SPI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天线,所述捷变频收发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射频数据转换为基带数据的接收器和至少一个用于将基带数据转换为射频数据的发送器,所述接收器和发送器一一对应,所述天线通过接收器和第一FPGA单元的第一基带数据接口连接,所述天线通过发送器和第一FPGA单元的第二基带数据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接收器一一对应的用于通道选择的射频开关,所述射频开关的控制端分别和第一FPGA单元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和天线以及对应的接收器、发送器分别连接,使得第一FPGA单元控制射频开关切换天线与接收器的数据传输通道或者天线与发送器的数据传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和天线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和对应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和对应发送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时钟分配单元,所述时钟分配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一FPGA单元、第二FPGA单元、捷变频收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时钟分配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FPGA单元连接,使得第一FPGA单元、第二FPGA单元、捷变频收发器获取相同的时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科诺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科诺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4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头压接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拆装方便的灯具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