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低频蜂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58326.3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刘兵;秦皓;潘莲;黄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昊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G10K9/22 |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纪红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低频 蜂鸣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贴片式低频蜂鸣器,涉及蜂鸣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拆卸组件,外壳的内部下方连接有电极,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蜂鸣器主体,蜂鸣器主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盖板的安装槽,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出音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架、操纵杆、第一弹簧、推块、导向杆和第二弹簧,首先拉动两个操纵杆分别驱动两个限位架向两侧滑动,同时将第一弹簧压缩,之后只需将蜂鸣器主体放入放置槽内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无需较高的生产成本,蜂鸣器主体进入放置槽内后向下按动,蜂鸣器主体被按住后其两侧的凹槽推动推块缩回外壳中同时将第二弹簧压缩,方便安装和拆卸蜂鸣器主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技术领域,具体为贴片式低频蜂鸣器。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现有的蜂鸣器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将主体安装在外壳上,之后通过螺栓将外壳固定在墙体上或装置的外壁、内壁上,虽然焊接后固定效果较好,但是使蜂鸣器主体不便于拆卸维护和更换,导致蜂鸣器主体在损坏后需要将外壳一同更换,资源浪费较多导致成本增加,且现有的蜂鸣器分为电磁式与压电式,电磁式频率较低高频能力差,压电式频率较高低频能力较差,现有同款体积小高度低贴片蜂鸣器不便提供低频声压和高频声压两种声压,不便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贴片式低频蜂鸣器,以解决不便安装拆卸和不便提供低频声压和高频声压两种声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贴片式低频蜂鸣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方连接有电极,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蜂鸣器主体,所述蜂鸣器主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盖板的安装槽,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蜂鸣组件,所述蜂鸣器主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块和密封条,所述蜂鸣器主体的两侧下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蜂鸣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引脚,且所述引脚与电极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组件通过第一弹簧失去压力推动限位架复位,将蜂鸣器主体固定在外壳中,蜂鸣组件通过电极和引脚接触将方波电压信号传输至蜂鸣器主体内,之后通过焊台底部的针脚接入方波电压信号,之后通过导线和接触点将方波电压信号传递至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中,使蜂鸣器主体自带的蜂鸣片在逆压电效应下产生弹性形变,通过振动使蜂鸣器主体内自带的谐振腔内空气振动,之后震动产生的声音从出音孔发声。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外壳内部两侧推块和贯穿于外壳两侧的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架,所述操纵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块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拉动两个操纵杆分别驱动两个限位架向两侧滑动,同时限位架将第一弹簧压缩,之后工作人员只需将蜂鸣器主体放入放置槽内即可,蜂鸣器主体进入放置槽内后工作人员按动蜂鸣器主体,使引脚与电极相接触,同时蜂鸣器主体被按动后其两侧的凹槽推动推块缩回外壳中将第二弹簧压缩,放置好蜂鸣器主体后工作人员停止拉动操纵杆,使第一弹簧失去压力推动限位架复位,将蜂鸣器主体固定在外壳中,在需要拆卸蜂鸣器主体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两个限位架,限位架被拉动后结束对蜂鸣器主体的限位,同时使推块和第二弹簧失去压力,驱动推块滑动将蜂鸣器主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蜂鸣组件包括位于安装槽内部的金属基片和安装槽内部两侧的四个焊台,四个所述焊台的底部均连接有针脚,两个所述焊台的顶部均连接有接触点,且所述金属基片的顶部连接有接触点,所述金属基片的顶部中间安装有压电陶瓷片,且所述压电陶瓷片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接触点,两个所述接触点之间连接有导线,且所述导线设置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昊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昊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8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衰患者液体管理辅助装置
- 下一篇:手制动机性能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