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深基坑内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18165.5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光;孟源;马红星;罗睿;刘正斌;余汶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雨水 调蓄池深 基坑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深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和竖直支撑,水平支撑包括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且分别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第二层框架梁和第三层框架梁,竖直支撑同时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框架柱;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还包括顶板、底板、侧墙及其它框架梁、框架柱。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需要拆除的临时支护系统,构成的内支撑结构可作为基坑开挖后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件;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临时支撑拆除工序及受力转换引起的安全风险,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缩短了建设工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深基坑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多采用临时性的,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就退出工作并被拆除或者遗弃在地下,造成极大浪费。基于“永临一体化”的深基坑内支撑设计是将基坑内支护结构转化为主体结构,内支撑无需拆除,避免了材料浪费,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内支撑拆除过程中引起的基坑围护桩二次受力和二次变形造成的影响,实现支护结构永久化,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境、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势,是我国近年来深基坑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
调蓄池深基坑“永临一体化”水平内支撑设计,立足于充分发挥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地下结构功能,将调蓄池主体地下结构梁同时承担基坑开挖期间的水平内支撑构件功能。基坑内支撑依然按照安全稳定要求进行设计,“永临一体化”设计方案不改变深基坑水平和竖向内支撑支护体系数量、平面分布位置,不改变基坑开挖方式、材料运输和土石方出土路线,仅将水平内支撑由调蓄池主体结构梁替代。相较于深基坑临时水平内支撑,调蓄池深基坑“永临一体化”水平内支撑无需拆除,避免了材料浪费,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内支撑拆除过程中引起的基坑围护桩二次受力和二次变形造成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深基坑内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深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布设在深基坑的围护桩侧壁的水平支撑和竖立在深基坑内的竖直支撑,水平支撑包括设置在围护桩内侧壁顶部附近位置的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设置在围护桩内侧壁中部位置的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顶面高度小于围护桩内侧壁顶部高度;
围护桩顶部的内侧壁位置浇筑有冠梁,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通过钢筋连接器插入到冠梁中,围护桩中部的内侧壁位置浇筑有腰梁,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通过钢筋连接器插入到腰梁中;
深基坑底壁设有封底;
竖直支撑由钢立柱插入立柱桩基的“一柱一桩”结构形式构成;上部的钢立柱具体是由4块等边角钢和缀板焊接而成的格构柱,下部的立柱桩基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与竖直支撑的连接节点通过在角钢格构柱的梁侧加腋法完成的结构,具体结构是:通过梁侧加腋法在梁侧加腋的方式扩大梁柱节点位置梁的宽度,使得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或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主筋得以从角钢格构柱侧面绕行贯通;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第二层框架梁,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第三层框架梁,竖直支撑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框架柱,封底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底板。
优选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均为多根纵横两个方向的梁体交叉而成的网格分布状钢筋混凝土结构,任一梁体均由矩形或方形的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任一梁体的两端分别与围护桩内侧壁上的钢筋连接器相连接,且梁体的钢筋笼与围护桩内的钢筋结构绑扎后加模板同时浇筑形成一体浇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8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