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过墙防水结构及地埋管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8245.2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显政;张海利;王全利;卢连云;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华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L5/10;F16L59/15;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洪伟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防水 结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过墙防水结构及地埋管道系统,包括:工作管;保温套管;预埋套管;第一阻水件,其可遇水膨胀实现阻水、且设在所述预埋套管和保温套管之间;第二支撑套,其与所述保温套管密封设置;第二阻水组件,其具有弹性、且被挤压变形的位于所述预埋套管和第二支撑套之间。通过设置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组件采用不同的阻水方式,即使在一种阻水方式失效的情况下,还具有另一阻水方式继续发挥作用,有利于保证阻水效果。设置第一阻水件位于端部,形成阻水的第一层屏障,第二阻水组件为弹性密封形成第二层屏障。设置第二支撑套,使得第二阻水组件在第二支撑套和预埋套管之间被挤压变形,有利于增加第二阻水组件的阻水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埋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过墙防水结构以及地埋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地埋井是地埋管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设置有不同用途的控制阀门、仪器和仪表等。地埋井中的控制阀门、仪器和仪表等因地下水、地表水浸蚀损坏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地下水浸蚀主要表现在井壁渗水、井壁的管道过孔与穿井地埋管道的接合缝隙渗水以及井底积水;地表水浸蚀主要表现在井盖与井口连接处存在接合缝隙,不能防止雨水等地表水漫过接合缝隙进入井体。
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地下水和地表水浸蚀的技术方案很多,例如对穿井管道与井壁上设置的过孔之间采用盘根密封,在水分的长期侵蚀下,盘根容易失效;并且穿井管道存在因热胀冷缩产生的轴向移动,特别是供热穿井管道轴向移动尤为明显,该移动加速了现有盘根密封失效。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管道过墙防水结构,密封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管道过墙防水结构,包括:
工作管;
保温套管,其套设在所述工作管的外侧;
预埋套管,其穿过地埋井的井壁、且套设在所述保温套管的外侧;
第一阻水件,其可遇水膨胀实现阻水、且设在所述预埋套管和保温套管之间;
第二支撑套,其与所述保温套管密封设置;
第二阻水组件,其具有弹性、且被挤压变形的位于所述预埋套管和第二支撑套之间;
所述第一阻水件位于所述预埋套管远离所述地埋井的一端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组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水组件被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套位于所述保温套管的内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温层,其设在所述工作管和保温套管之间,在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套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套位于所述保温套管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水组件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预埋套管位于所述地埋井内一端的内侧的第三阻水件,所述第三阻水件采用可遇水膨胀实现阻水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阻水件和第二阻水组件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华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华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8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蔬菜节水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器的自动贴铜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