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窗扇辅助吊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63895.2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冶;李延良;郑昌伟;胡祥之;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博木基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7/06 | 分类号: | E05F7/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五金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扇辅助吊重装置,包括框座、吊重板;框座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底板,侧板两端垂直处置设置顶板和底板,侧板和顶板与框连接,底板上开设弧形滑槽;吊重板包括扇板、螺栓、铜套、带孔横板、挡圈、螺母和连接板;扇板与扇连接,扇板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连接螺栓,螺栓一端依次穿过铜套、带孔横板、挡圈和螺母;铜套设置在弧形滑槽中,带孔横板设置在底板上,带孔横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弧形滑槽的最大的宽度,挡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挡板。该装置结构简单,负责承受门窗扇重量,使用方便且使用过程中门窗不会出现下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五金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扇辅助吊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用的平开门窗使用最广泛的合页式门窗,因构造特点,均在一侧安装合页固定,另一侧安装传动器、执手,以实现门窗的自由开合,这种构造的门窗,因门窗的重心在门窗的中间,而合页的支撑在门窗的单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门窗就会出现下垂现象。特别是使用隐藏式合页,由于五金通道的空间不够,导致隐藏合页承重处于劣势,也致使隐藏合页的设计一般不大于90度以上,才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需要大于90度以上的开启度数,上下合页的各个拐臂臂长都得加长,加长后拐臂才能使得门窗扇旋出窗框外开启达到180度内任意开启度数,根据杠杆原理,加长后的拐臂承重严重打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门窗就会出现下垂现象,甚至造成有的门窗无法正常开合,影响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平开门窗技术中存在的门窗扇下垂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门窗五金系统里添加了一个辅助吊重装置,该装置位于门窗合页侧上端,该辅助吊重装置可以吸纳门窗扇子大部分的重量,添加该辅助吊重结构以后,门窗合页负责窗门扇的0~180度范围内的旋转运行不会出现下垂现象,辅助吊重结构负责承受门窗扇的重量,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过程中门窗不会出现下垂现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窗辅助吊重装置,包括框座、吊重板;所述框座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底板,底板一端垂直设置侧板一端,侧板另一端设置顶板,底板、侧板、顶板一体成型,侧板和顶板与框连接,底板上开设弧形滑槽;所述吊重板包括扇板、螺栓、铜套、带孔横板、挡圈、螺母和连接板;所述扇板与扇连接,扇板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固定连接螺栓,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依次穿过铜套、带孔横板、挡圈和螺母;铜套设置在弧形滑槽中,带孔横板设置在底板上,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带孔横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弧形滑槽的最大的宽度,挡圈的外侧设置挡板。
优选地,底板与侧板沿交接线两端各设有一个三角形的加强侧板,加强侧板与底板、侧板、顶板一体成型,加强侧板的设置进步保证吊重装置的稳定。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装饰罩,装饰罩与两个加强侧板螺钉连接,装饰板为方体结构,其高大于加强侧板与侧板接触的长度,保证装饰罩能够罩住加强侧板、底板等。
优选地,扇板与连接板通过木质的偏心铆钉连接,通过偏心铆钉可调整位置,木质的偏心铆钉主要是为了配合使用木质的门窗,如果选择其他材质的门窗可相应选择其他材质的偏心铆钉。
优选地,铜套高度大于弧形滑槽的高度。
优选地,铜套设置在螺栓上没有螺纹的位置。
优选地,框座、吊重板设置在框、扇之间安装合页的一侧的上端。
优选地,螺栓上的螺纹为细牙螺纹。
优选地,侧板和顶板与框通过木螺丝连接,选择木螺丝是为了实木门窗的应用,也可以其他材质的门窗选择合适的螺丝。
优选地,螺栓上带螺纹的部分横切面为“D”型,带孔横板上的孔、挡圈中的孔与螺栓上带螺纹的部分适配,防止螺栓转动,导致吊重装置失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博木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博木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3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焙烧炉底部的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递扭矩的减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