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剂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68921.2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王妍;朱斌;莫玉芳;李颖仪;陈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B01F35/42 | 分类号: | B01F35/42;B01F31/20;B01F10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甘永恒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剂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剂固定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容纳孔;盛放桶,所述盛放桶设置在所述容纳孔,所述盛放桶的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气囊的底部连通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上设有通气阀门,气囊通过通气阀门充气膨胀,使得药剂瓶的底部被气囊包裹,为药剂瓶提供定位作用,减少药剂瓶在盛放桶之间的晃动和碰撞,并且因为气囊具有弹性,通过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含量,使得可以放置多种型号大小的药剂瓶,而且,因为气囊膨胀并对药剂瓶的外管壁产生挤压,使得药剂瓶的底部收到紧固力,减少因为振荡幅度大,导致的药剂瓶管身的破损,以及药剂瓶被甩出药剂固定装置的情况,减少药物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常用的注射液药物有溶剂型、乳剂型、混悬型和粉针剂等多种剂型,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大都是粉针剂型,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或药物专用溶媒将粉针剂稀释溶解,待充分溶解后在吸取药液注射,而手动摇晃溶解因为摇晃速度慢且溶解效果差,因此需要使用药物振荡器来助溶。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振荡器有多孔式和夹具式,多孔式药物振荡器上具有药剂固定装置,该药剂固定装置对药剂瓶的直径要求是小于固定孔3mm,因此,药剂瓶与孔壁之间存在间隙,当使用者使用多孔式药物振荡器时,玻璃药剂瓶会在高频震动溶解的过程中,与药剂瓶盛放桶不断发生碰撞,对于钠钙玻璃瓶而言,其侧壁和底部均易磕碰产生玻璃碎屑,造成输液不良反应,因此,市面上药物振荡器的药剂固定装置的周壁上往往会设有海绵,用于防止药剂瓶盛放桶与药剂瓶之间的磕碰现象,但是药剂瓶仍然与盛放的孔之间存在间隙,难以完全定位,容易在高频来回的震动过程中将药剂瓶被甩出去,从而造成药剂瓶破损,药物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剂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药剂固定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容纳孔;盛放桶,所述盛放桶设置在所述容纳孔,所述盛放桶的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气囊的底部连通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上设有通气阀门。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将药剂瓶放置入盛放桶后,药剂瓶位于放置槽内,使得气囊充气膨胀,并且药剂瓶的底部被气囊包裹,使得托盘随外设的药剂振荡器进行振动,此时,药剂瓶的底部被气囊包裹,为药剂瓶提供缓冲定位作用,减少药剂瓶在盛放桶之间的晃动和碰撞,并且因为气囊具有弹性,通过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含量,使得可以放置多种型号大小的药剂瓶,保护药剂瓶的侧壁和底部,降低振动过程的噪音,而且,也因为气囊膨胀并对药剂瓶的外管壁产生挤压,使得药剂瓶的底部收到紧固力,减少因为振荡幅度大,导致的药剂瓶管身的破损,以及药剂瓶被甩出药剂固定装置的情况,减少药物浪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槽的内壁沿周向设有防滑凸粒。药剂瓶的底部被气囊包裹,并且放置槽内的防滑凸粒和药剂瓶的外壁相抵,通过提高气囊与药剂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药剂瓶放置的稳定性,实现药剂瓶的定位,减少因为托盘振动的幅度过大,导致药剂瓶甩出药剂固定装置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盛放桶的内壁周向设有包裹海绵。盛放桶和药剂瓶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托盘高速振动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药剂瓶的磕碰和损伤,在盛放桶的侧壁周向设有包裹海绵,可以减少药剂瓶的磕碰,同时降低碰撞的噪声,也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药剂瓶,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盛放桶进行旋转,所述盛放桶的旋转轴线为竖直设置,所述盛放桶与所述容纳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外设的药剂振荡器带动托盘振动,以此为盛放桶提供振动,而且,还可以配合旋转电机驱动盛放桶在容纳孔内进行旋转,提高对药剂瓶的振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未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8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条连续点胶机构
- 下一篇:桥梁封钢板下支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