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胺板热压机的自动出板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38754.7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廖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述新 |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增隆 |
| 地址: | 529729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胺板 热压 自动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胺板热压机的自动出板输送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转移单元,承载单元包括第一框架和若干承载层板,若干承载层板连接于第一框架且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转移单元包括转移架、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转移架与第一框架连接,转移架设置若干吸附组件,若干吸附组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吸附组件与承载层板一一对应,且吸附组件位于承载层板的上侧,吸附组件若干用于吸附三胺板的吸附部件,横向移动机构与转移架连接并驱动转移架横向移动,使若干吸附组件超出第一框架,纵向移动机构用于驱使吸附部件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起三胺板并转移,避免因摩擦碰撞造成破损,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胺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胺板热压机的自动出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三胺板生产过程中由于三胺板与放置板之间的摩擦或碰撞,容易导致三胺板的外表面边部破损,产生碎屑,影响三胺板的生产质量,严重的会造成大量三胺板报废,且一般为人工推出三胺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胺板热压机的自动出板输送装置,能够提起三胺板并转移,避免因摩擦碰撞造成破损,且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胺板热压机的自动出板输送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包括第一框架和若干承载层板,若干所述承载层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且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转移单元,包括转移架、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所述转移架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所述转移架设置若干吸附组件,若干所述吸附组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吸附组件与所述承载层板一一对应,且所述吸附组件位于所述承载层板的上侧,所述吸附组件若干用于吸附三胺板的吸附部件,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所述转移架连接并驱动所述转移架横向移动,使若干所述吸附组件超出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吸附部件纵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承载层板的上方移动设置吸附组件,当将本技术方案的输送装置应用于热压机,并安装于热压机沿三胺板输送方向的后方,可通过横向移动机构驱动吸附组件进入热压机内,纵向移动机构驱动吸附组件上的吸附部件向下移动并吸附三胺板,再向上提起三胺板,然后再次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将三胺板转移到承载层板的上侧,吸附部件释放三胺板,即可实现以提起的方式转移三胺板,避免了在转移三胺板的过程中三胺板与热压机的层板或与承载层板发生摩擦或碰撞,造成三胺板的表面破损,保证了三胺板的产品质量;而且,三胺板的转移过程由机械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转移,效率高,且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吸附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一导向部件,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部件与所述第一导轨一一对应,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吸附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第一驱动缸,所述升降杆设置有若干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吸附组件一一对应并与所述吸附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轴与所述升降杆连接并驱动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吸附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轴与所述吸附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框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导向部件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沿三胺板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所述转移架连接并驱动所述转移架沿三胺板的输送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架的同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部件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方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述新,未经廖述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8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BIM土方施工量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刷丝加工螺杆挤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