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0803.9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龙;王剑涛;王耀辉;郝英领;唐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宇隆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2;B26D7/00;B08B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膜片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内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驱动传送带转动,将光学膜片向后进行输送,切割时,通过压板将光学膜片进行定位,使得光学膜片在切割时保持稳定,从而保证切割质量,切割完成后,光学膜片继续向后传送,经过下除尘辊和上除尘辊之间,通过上除尘辊和下除尘辊将光学膜片上下表面的灰尘除去,使得在同一生产线上一次完成切割和除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灰尘对光学膜片造成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膜片是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光学膜片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光学膜片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切割成一定的尺寸,光学膜片在切割后表面会粘附有粉尘,现有技术中的光学生产系统,一般不能是在光学膜片切割后再进行统一的除尘,使得加工效率低下,并且在光学膜片堆叠时,粉尘颗粒容易对光学膜片表面造成磨损。
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膜片生产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内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侧板,两组所述第一侧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工作台上端且位于两组所述第一矩形通孔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两组所述第二侧板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座,所述刀片座下端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所述升降板上且位于刀片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组用于滑动连接导向杆的导向孔,两组所述导向杆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导向杆外侧且位于压板和升降板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升降板和压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位于切割刀片后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上除尘辊,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下除尘辊,所述下除尘辊位于上除尘辊正下方,所述下除尘辊上端面与传送带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工作台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前侧所述主动辊固定连接,前侧所述从动辊与后侧所述主动辊左端均伸出工作台外侧,前侧所述从动辊与后侧所述主动辊上均安装有皮带轮,两组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滑块的滑槽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板下端粘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且位于切割刀片正下方开设有切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宇隆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宇隆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0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杆单臂送丝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向轮的送丝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