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4670.1 | 申请日: | 202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柴晓利;张厚强;邹博源;周斌;阮益超;陆斌;金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吴明华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氮 比高 废水 常温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吹脱塔、吸收塔、折点加氯氧化池、碱液加药系统、脱氮剂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和第一酸液加药系统;通过在沉淀池与吹脱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脱氮剂加药系统,利用脱氮剂显著降低空气吹脱所需的空气量和pH调节加碱量,并保持高的氨氮去除效率,以经济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氨氮;之后废水经空气吹脱后的剩余氨氮经折点氧化,降低至排放要求或0,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氮至目标值。该系统及工艺简单,占地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适用于无热源的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较高,为200-10000mg/L,远高于排放标准中对氨氮浓度的要求,而且废水的碳氮比低,如何经济有效地去除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中的氨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处理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方法主要为生物法、化学法和物化法。生化法需要投加大量碳源去除总氮,处理成本高;化学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和折点加氯法,均要投加大量药剂,处理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化学沉淀法增加废水中的总磷,增加后续总磷去除成本;低碳氮比高浓度氨氮废水采用物化法较多,主要为空气吹脱法和蒸汽汽提法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空气吹脱法,但空气吹脱法除氨氮需要大量空气和废水升温,吹脱塔易结垢,吹脱后废水还需要进行冷却,动力消耗大,升温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在常温下处理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成本高,处理条件要求苛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采用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吹脱塔、吸收塔、折点加氯氧化池等结合的方式,并且在沉淀池与吹脱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脱氮剂加药系统,利用脱氮剂显著降低空气吹脱所需的空气量和pH调节加碱量,并保持高的氨氮去除效率,以经济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废水经空气吹脱后的剩余氨氮经折点氧化,降低至排放要求或0,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氮至目标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吹脱塔、吸收塔、折点加氯氧化池、碱液加药系统、脱氮剂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和第一酸液加药系统;
所述pH调节池的入口端通过提升泵与废水池连接,出口端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口端通过管道混合器与所述吹脱塔顶部连接,所述吹脱塔的底部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吹脱塔的气体出口端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吹脱塔的液体出口端与所述折点加氯氧化池连接,所述折点加氯氧化池出口端设置有排放管;
所述碱液加药系统与所述pH调节池连接,所述脱氮剂加药系统连接再所述管道混合器上,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和第一酸液加药系统分别与所述折点加氯氧化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折点加氯氧化池内均设有PH计和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上设有第二酸液加药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采用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吹脱塔、吸收塔、折点加氯氧化池等结合的方式,并且在沉淀池与吹脱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脱氮剂加药系统,通过利用脱氮剂降低了空气吹脱所需的空气量和pH调节加碱量并保持了高的吹脱效率,以经济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在常温下可以高效除氮,工艺简单,占地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废水经空气吹脱后的剩余氨氮经折点氧化,降低至排放要求或零,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氮至目标值。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无热源的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可以显著降低后续废水处理工艺的氨氮负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4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